106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编制人:纪玉荣 审核人:步国平 集备时间:2015/9/2 编号:106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结构及原理;
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
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
4、会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根据画出的图像描绘物体的运动速度。
【】
1、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
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课前预习】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 打一次点。
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 V交流电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 打一次点。?
2、注意事项
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②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 ,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 。
③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学习过程】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 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实际打的点未画出,标出的数据单位是.(注意单位换算)
(1)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 = s ;
(2)小车在点的速度v= m/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m/s2;
【回顾小结】
因为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记录了物体在一系列不同时刻的位置,所以通过纸带分析可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画出v-t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求纸带上某点速度时,一般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
【课后练习】
1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述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较大时,可以用短尺把它分段测量
B.当某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较小时,可以用短尺一次把它测完
C.测量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该用带有毫米刻度的长尺的零刻度对准起点,读出各记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逐一相减,得出每两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
D.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
2、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v-t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确定了v-t图像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像
B.作v-t图像是,所取的点越多,图像就越准确
C.作出的v-t图像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
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
3、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1)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 = s ;(2)CE间的平均速度 m/s;(3)小车在B点的速度vB =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m/s2;
“崇实课堂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研讨 镇江崇实女子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第 3 页 共 3 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