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优质教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材分析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一个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这对高一新生来说是全
新的。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了解,掌握其使用方法。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
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加强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拉近物理与生活、模型与实际的距离,培
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素养和学生的发散思维。用图像表示物理量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十分常
见的方法,本书在这方面加强了很多。在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换为“根据所描点子”的
分布和走向尝试用条曲线来“拟合”这些测量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换为探究性实验,思路不一样、逻辑线
索不一样。此外,让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两物理量关系时的优越性。本节内容从知识到能力要求均很
高,特别对刚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有难度,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学情分析
打点计时器对高一学生是一种新的仪器,它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学生都不熟悉,通过本节教学,可
让学生熟悉计时器。在本教学中还须让学生初步学会纸带数据处理,为后续用到计时器的实验做准备。
设计思想
1.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实验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各种活动应有序进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说
明卡,对照课文和说明卡观察仪器结构、了解仪器功能、操作要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之间可以
交流、对比实验情况。如有意识的变速拉动纸带,观察纸带上打出的点起始部分、中间部分、最后部分
有什么变化?其他小组打出的点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都说明什么问题?以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力。
要求学生尊重原始测量的数据,不能随意改动,实验测量的原始数据是研究实验现象。寻找结论和规律
的基本依据,也是检验、评价实验结果的依据。尊重原始测量数据,是良好实验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具体
表现。
2 .注意理解一些名词、概念。如计时点、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平均速度、某时刻的瞬时
速度是怎样求得的。各组交流v -t图象的异同,研究异同的原因。
画v -t图象时,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的确定要根据实验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合理选取,使描绘的图象v
-t能充满坐标平面的大部分空间。
3 .说明卡片内容建议(以电磁打点计时器为例):
·在桌边固定打点计时器;
·将复写纸调节片向外拉出,将复写纸圆片孔套在复写纸定位销上,向里推调节片,可调节复写纸位置;
·将纸带穿过限位框,从复写纸下穿过压纸框,从另一侧限位框穿出;
·开启电源等待1s ~2s拖动纸带,拖出纸带后立即切断电源;
·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测量计数点之间长度时要用量程在30cm以上透明塑料尺一次测量多组计数点间
数值,不要用短刻度尺一段一段的测量计数点间距离,减小偶然误差。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 .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 .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能从
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 .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
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 .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 .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5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
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 .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 .体验用图象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
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 .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 .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磁打点计时器 (或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测定物体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