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了解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的作用及分类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这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可能,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________计时器两种.
2.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1所示)
图1
(1)工作电压:________以下的交流电源;
(2)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________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________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3.电火花计时器(如图2所示)
图2
(1)工作电压:________ V交流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4.两种计时器误差比较
____________计时器使用中对纸带运动阻力极小,因而系统误差较小.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__________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以下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交流电).
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够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________________.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一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6.利用公式v=eq \f(Δx,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既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既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又记录了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那我们能不能借助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呢?能不能测量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呢?
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3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
图3
一、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原理及操作
例1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归纳总结]
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注意事项
(1)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2)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针对训练1 (多选)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瞬时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图象的画法
例2 在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研究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的某次实验中,纸带的记录如图4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试根据纸带求解以下问题:
图4
(1)纸带的哪一端与物体相连?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BD段对应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4)打C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
[总结提升]
(1)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2)某点瞬时速度的测量:利用v=eq \f(Δx,Δt),其中Δx为包含待测点的较近的一段距离.
针对训练2 除打点计时器外,人们还用频闪照相法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如图5所示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的相机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个相邻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 s,这样便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而小球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尺子量出.
图5
根据小球的频闪照片提供的信息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