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pdf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8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13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
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
(2)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
态破坏等问题。
(2)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
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问题具体表现
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区域性环境问题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①聚落
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②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
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2)全球性环境问题
①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②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有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
等。
1.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
降,如水、大气等污染。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
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自然资源枯竭是指资源数量
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
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问题加剧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可用下图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