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b的流行病学,下诊断及治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nter footer information (if needed) under ViewHeader and Footer menu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 内容提要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定义 OAB的流行病学 OAB症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OAB的临床评价和诊断 OAB的治疗 * 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 – 并非尿失禁的同义词 下尿路症状(LUTS)的定义 Abrams P, et al. Neurol Urodyn 2002;21:167–178. 下尿路症状通常与前列腺或膀胱疾病有关 储尿期 排尿期 排尿后 尿急症 排尿踌躇 排尿后滴沥 尿频 尿线变细 尿不尽感 夜尿增多 间断排尿 急迫性尿失禁 腹压排尿 其他尿失禁 终末滴沥 膀胱过度活动症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定义 一种以尿急症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ICS 2002) OAB 尿频 24h内排尿次数8次以上 其中1或多次为就寝后 (夜尿) 急迫性尿失禁 突然且不自主的 排尿 尿急 突然、强烈的 排尿欲望 ICS Factsheet 2. Overactive bladder.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July 2005 ICS,国际尿控学会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范围 z 尿急 尿频 夜尿 压力性尿失禁(SUI) 混合(UUI+SUI) 急迫性尿失禁(UUI) 膀胱过度活动症 * 导致OAB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膀胱过度活动(充盈期间逼尿肌不自主收缩) 被认为是大部分OAB病例的潜在原因 逼尿肌过度活动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但临床诊断和治疗对此没有要求 逼尿肌过度活动可为神经源性或肌源性,但多数情况下原因不明 ICS Factsheet 2. Overactive bladder.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July 2005 流行病学 OAB患病率: 国际研究 * 1. Stewart WF et al. World J Urol 2003; 20: 327–36; 2. Milsom I et?al. Eur Urol 2007; 6 (suppl): 4–9.3. Coyne K et?al. Presented at ICI 2008; 4. Tikkinen KA et?al. PLoS One 2007; 2: e195. OAB患病率受所问问题和所研究患者人群的影响1-4 不同年龄段OAB的患病率 * EPIC:中国和韩国患者 Ong M et al. 24th EUA Congress, 2009 Pfizer, data on file. 0% 10% 20% 30% 40% 50% 18-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 70 年龄 (岁) OAB 患病率 中国男性 中国女性 韩国男性 韩国女性 OAB症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一种隐匿但令人困扰的疾病 OAB对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 * 生活质量 职业 旷工 生产力下降 社会 社会交往减少 将出行路线局限于方便上厕所的路线 居家 需要专门的内衣裤、寝具 对衣着有特殊讲究 心理 罪恶感/抑郁 丧失自尊 害怕: 成为负担 丧失排尿自控能力 尿气味 性活动 避免性接触和亲密行为 身体 限制或停止体力活动 Jackson S. Urology 1997; 50 (6A Suppl): 18–22. * OAB的治疗 行为治疗 生活方式的干预 减少咖啡因摄入 调节水摄入 预防便秘 戒烟 减肥 形成良好的延迟排尿习惯 控制盆底肌肉收缩 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OAB药物治疗 大型meta分析显示, 该药临床疗效显著3–5 对于怀疑膀胱出口梗阻的男性患者,可加用α阻滞剂1,2 药物治疗比单纯膀胱训练更有效,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5,6 如果初步治疗8~12周后未获改善,则强烈建议进行专科治疗2 * 1.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4th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2009; 2. Schr?der A et al. Guidelines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2009;3. Nabi G et?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 (4): CD003781; 4. Chapple CR et?al. Eur Urol 2008; 54: 543–62;5. Alhasso AA et?al. Cochran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