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现代纺织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目 录
1.
专业建设基础……………………………………………………^
1
1.1师资情况………………………………………………………
2
1.2实验实训设备情况……………………………………………
4
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6
2.1专业发展目标…………………………………………………
6
2.2专业特色优势…………………………………………………
6
2.3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7
2.4人才培养目标…………………………………………………
…
9
3.
建设内容…………………………………………………………^
10
3.1走工学结合之路,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10
3.2融通校企共同开发项目课程,推动“教学做”一体………
10
3.3融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突出实践课程体系………………
11
3.4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深化顶岗实践教学………………
11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0
3.6建设高起点的校内实验、实训软硬件条件,服务学院与企业……
12
3.7提升职业社团活动,创新学生思维…………………………
13
4.
改革举措…………………………………………………………^
14
4.1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
14
4.2加大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度,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15
4.3革新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6
4.4构建全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17
4.5优化现有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18
5.
绩效指标…………………………………………………………^
20
5.1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20
5.2建设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20
5.3建立高起点的实验实训基地…………………………………
20
5.4培养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学生…………………………………
21
6.
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
22
21 -
1.专业建设基础
江阴地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区,是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作为“苏南模式”的缔造者和参与者,创造了7次获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的奇迹。纺织业一直是江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江阴纺织业门类齐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上游的聚酯、化纤,中游的毛纺织、棉纺、棉织、针织、产业用布、印染后整理,下游的服装以及纺织机械组成的完整产业链。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的企业构成了一个纺织产业集群,成就了江阴经济三十多年跨越式的发展。
江阴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日出万匹”之称,旧时家家户户有织机,现在纺织企业铺天盖地。江阴现有纺织企业2千多家,规模以上( 年产值 1000 万以上) 纺织企业 416 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0家,拥有江苏阳光、凯诺科技、华西村等上市企业6家,3家纺织企业进入中国民企100强;纺织品外贸出口占江苏省的10%,占全国纺织品出口量的1.2%。02年江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07年又被评为“中国精品纺织集群”入选“百佳产业集群”名录。目前江阴纺织业已拥有世界品牌1只——“阳光”,有“海澜之家”、 “虎跑牌”精纺呢绒等中国名牌产品7只, 有“阳光牌”、“华西村牌”、“圣凯诺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建有国家级纺织品检验中心,拥有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所),累计获国家863项目6项如阳光集团的大豆蛋白纤维产品开发和海澜集团的天然植物染料制备与应用,火炬项目22项;江阴是国内精纺呢绒行业生产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产品品质最优、科技含量最高、技术装备最好的产业集群区;是我国最大的化纤生产基地;国内首个国际化标准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也落户在江阴。这些以阳光、海澜为代表的江阴纺织企业已经叫响全国乃至世界,并引领了一批科技型、优势型纺织企业的不断崛起。近几年,江阴纺织业始终坚持以产品开发为龙头,以技术改造为基础,以培养人才提高全员素质为根本,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行业水平;实施“传统产业高新化,规模企业品牌化,集团企业总部化”的战略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内在质量,提高了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江阴纺织业的发展为江阴纺织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舞台。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伴随着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一起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79年由江阴利用棉纺织厂和红星染织厂组建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当时为了解决企业人才断档而开设。2000年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