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IG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和放射治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7-2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IG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和放射治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位居前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亚型。NSCLC的发生和发展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重要的遗传因素。DNA损伤修复基因LIG1是一个重要的SNP位点,其多态性在NSCLC的发生及对放射治疗敏感性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外的研究表明LIG1基因SNP与NSCLC的发生和放射治疗敏感性有一定关系,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不同研究结论还不一致。因此,进一步探究LIG1基因SNP与NSCLC易感性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NSCLC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LIG1基因SNP与NSCLC易感性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关系,为NSCLC的早期防治和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

1.收集100例NSCLC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样本。

2.提取外周血DNA,选取LIG1基因中常见的SNP位点进行检测。

3.分析LIG1基因SNP与NSCLC易感性的关系,并探究不同亚型、不同性别和吸烟史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

4.分析LIG1基因SNP与NSCLC对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并探究不同亚型、不同性别和放射治疗剂量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

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选定的LIG1基因SNP位点进行检测。

2.分别计算NSCLC患者和对照组中各基因型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分析基因型、亚型、性别和吸烟史对NSCLC易感性的影响。

4.分别计算NSCLC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和对照组中各基因型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5.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基因型、亚型、性别和放射治疗剂量对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预期结果】

预期本研究能够揭示LIG1基因SNP与NSCLC易感性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并探究相关因素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为NSCLC的早期防治和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