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急救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救护技术
掌握常用救护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与方法
熟悉常用救护技术的操作前准备
理解常用救护技术的注意事项
能运用救护技术有效地救护急危重症病人
随着急诊专科的飞速发展,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急诊常用的一些救护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争分夺秒、有效地救护。常用的救护技术有气管内插管术、环甲膜穿刺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心脏电复律术等。
第一节 气管插管、切开术
一、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
(一)适应证证 1.适应
(1)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行人加压给氧和辅助呼吸者。
(2)呼吸、心搏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者。
(3)呼吸道内分
(4)需建立人工气道施行全身气管内麻醉的各种手术病人。
(5)出现呼吸肌麻痹、气管塌陷者。
()婴幼儿气管切开前需行气管插管定位者。
(7)颌面部、颈部等部位大手术,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
2.禁忌
(1)有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者。
(2)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
(3)颈椎骨折或脱位者。
(4)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
(5)
(6)操作者对气管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
1.物品准备
(1)气管导管:多采用36~40号导管,女性多用32~36号导管;经鼻腔插管相对小2~3号,且不l~7岁,号数年龄+19;8~l0岁,号数年龄+18;~14岁,号数年龄+16。
(2)喉镜:有成人、儿童、幼儿3种规格。由喉镜柄和喉镜片组成。镜片有直、弯两种类使用前需不必挑起会厌,减少对迷走神经的刺激。
(3)导管管芯:多为细金属条,用以协助插管操作。长度适当,以插入导管后,其远端距0.5~1cm为宜。一般导管声门后应先拔出管芯,再继续深入导管.以免造
(4)其他:牙垫、喷雾器、开口器、插管钳、吸引器、吸痰管、注射器、听诊器、简易呼吸器
2.病人准备取下义齿,检查有无牙齿松动并予以固定,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
(三)操作
根据插管途径的不同,气管插管可分为经口腔插管和经鼻腔插管;根据插管时是否用喉
1.经口明视插管术临床最,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
(1)病人取仰卧位,头后
(2)操作者站于病头侧,以右手拇指推开病人下唇及下颌,同时食指抵住上门
(3)病人口完全张开时,操作者左手持喉镜柄将喉镜片由右口角放口腔,将舌体推向侧后缓慢推进,可
(4)显露声门采用(图—1)。声门呈白色,透过声门可见呈黑色的气管,声门下方是呈鲜红色关闭的食管粘膜。
(5)插入气管导管:显露声门后,右手持住导管的中、上段,(图—2)。当导管插过声lcm左右,迅速拔除导管4cm,小儿2cm左右,导管尖端至门齿的18~22cm
图13-1喉镜挑起会厌腹面暴露声门 图13-2 气管插管时持管与插管方法
(6)插管完成后,于气管导管旁塞一牙垫,然后退出喉镜,确认导管是否ETCO2则更易判断,ETC2图形有显示则可确认无误。
(7)证实导管确已进入气管后,用长胶布固定导管和牙垫。
(8)用注射器向气管导管前端的套囊注适量空气(一般注入3~5m1),注气
(9)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吸引分泌物并接通呼吸机
2.经鼻明视插管术 当启口困难(如颞颌关节强直)、颅底骨折、口腔内插管妨碍手术
(1)术前准备:仔细检查病人有无鼻中隔歪曲、息肉选择适合的不带气囊导管头端
(2)操作过程:体位同前,将导管与面部呈垂直方向插入鼻孔,沿下鼻道推进,出鼻后孔(图—3),其他步骤基本同经口插管。
3.经鼻盲探插管术在非明视条件下将气管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内。适用于启口困
采用l%丁卡因作鼻腔内表面麻醉,并滴3%麻黄碱使鼻腔黏膜的血管收选用管径合适的气管导管,右手持(图—4)。导管
图13-3 经鼻明视插管术
图13-4 经鼻盲探插管术注意事项
1.对呼吸困难或呼吸者,插管前应先进行人工呼吸、吸氧等,以免因插管费时而增
2.
3.操作喉镜时,不能以门牙为支持点,以防门牙脱落。
4.插管时,喉头声门要暴露充分,动作要轻柔准确而迅速,尽量缩短缺氧时间。
导管插入气管的深度为鼻尖至耳垂外加4~5cm(小儿2~3cm),太浅容易脱出。
插管时间不宜过长,若超过72小时病情仍无好转,则考虑行气管切开术。
.应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
宜,一般为3~5ml。若需较长时间应用时,一般每2~3小时作短时间的气囊放气1次。适应证与禁忌证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