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饮食文化精品课件.ppt

发布:2017-09-17约2.42万字共2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课件 漫 谈 饮 食 回民街 西安小吃 西安小吃 成都美食 广州早茶 东北炖菜 日韩美食 西餐 精美食器 精美食器 酒 茶 本课程体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中国烹饪概述 第三章 中国菜概述 第四章 中国饮食民俗 第五章 酒文化 第六章 茶文化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及其研究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1.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西方比较 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及其研究 文化——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1.1.1 文化的含义 问题1: 文化的含义 古代文化:以文教化=现代狭义文化的概念 西方文化:有耕种、居住、训练、注意等多重含义,被引申为培育、化育之意=现代广义文化的概念 文化: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定义,认为文化代表一定民族特点,反映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1.1.2 饮食文化的含义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 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的酒和非酒精饮料的茶 食: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 构 饮食文化是指: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人物轶闻、文献典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1.1.3 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国内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兴起阶段(1911—1949) 2.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9) 3.繁荣阶段(1980至今) (二)海外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首推日本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1.2.1饮食者类型 1.2.2区域类型 1.2.1饮食者类型 1.宫廷贵族饮食 宫廷饮食: 周八珍(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 :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猪肝。) 楚宫筵席 满汉全席(全套银餐具,上菜196道,全是山珍海味,熊掌、燕窝、鱼翅等,满族的“全羊带烧烤”。) 贵族饮食: 孔府菜 谭家菜 孔府菜 谭家菜 2.市肆、百姓饮食 市肆饮食随着城市贸易的发展而发展,首先在大中城市、州府、商埠及各类水陆交通要道发展起来。 如:唐代的长安、洛阳 南宋的汴京、临安 清代的北京 市肆饮食的对象主要是当时的坐贾行商、贩夫走卒等。 随来随吃、携带方便的各种大众小吃极受欢迎。 百姓饮食取材随意,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决定了民间菜以适口实惠、朴实无华为特点。 3.宗教饮食: 主要指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1)佛教:首先是提倡素食,其次茶在佛教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饮食的特点是就地取材,善于运用各种蔬菜、瓜果、笋、菌菇及豆制品为原料。 (2)道教: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少食粮食,多食水果。特点是尽量保持食物原料的本色和特色。 (3)伊斯兰教:称为“清真菜”。以对牛、羊肉丰富多彩的烹饪而著名。其次有一些小吃也颇具特色。 1.2.2区域类型 1.华北饮食文化区 华北地区民风淳朴,饮食不尚奢华,讲求实惠。 饮食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偶有大米。 肉品中,猪、羊、鸡、鸭并举,水产中淡水鱼类较少,海水鱼鲜较多。 以鲁菜为主。 2.东北饮食文化区 杂粮和米麦兼备。 主食爱吃窝窝头、虾馅饺子、蜂糕、冷面等; 蔬菜以白菜、黄瓜、番茄、土豆、粉条、菌耳为主; 肉品中爱吃白肉、鱼虾蟹蚌和野味。 鲁菜,日本饮食,朝鲜料理。 美食有:小鸡炖蘑菇、锅包肉、酱大骨头 3.华东饮食文化区 以大米为主,间吃面食,杂粮甚少,嗜好海鲜与野味。 苏菜、浙菜、沪菜、徽菜 众多美食街: 上海城隍庙 苏州的观前街 无锡的崇安寺 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