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统计学第八章 次数资料的分析.ppt

发布:2018-01-18约8.91千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按题意需检验假设(4.6)~(4.8),作计算如下: 得方差分析表如表9.13 表?9.13 例2的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 方 F 比 因素A 因素B 1.62 11.52 1 1 1.62 11.52 A×B 54.08 1 54.08 误差 4.6 4 1.15 总和 71.82 7 由于 而温度的影响显著,且交互作用的影响也显著。 所以认为时间对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二)双因素无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 为要检验交互作用的效应是否显著,对于两个因素的每一组合 如果已经知道不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对试验的指标影响很小,则可以不考虑交互作用,减少试验次数。也能对因素A、因素B的效应进行分析。现设对于两个因素的每一组合 只做一次试验,所得结果 至少要做2次试验。 如下: 因素B 因素A … 各 独立, 其中 均为未知参数,或写成 (4.23) 设 现在假设不存在交互作用,此时 故由(4.4)式知 于是(4.23)可写成 (4.24) 这就是双因素无重复试验要研究的方差分析的模型。 可得方差分析表如下: (4.25) 这个模型要检验的假设有以下两个: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因素A 因素B 误差 总和 取显著性水平为 ,得假设 的拒绝域为 假设 的拒绝域为 (4.27) 其中 表9.15中的平方和可按下述式子来计算: 例3 下面给出了在某5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空气中的颗粒状物(以mg/m3计)的含量的数据: 因素B(地点) 1 2 3 4 5 因素A︵时间︶ 1975年10月 1976年1月 1976年5月 1996年8月 76 82 68 63 67 69 59 56 81 96 67 64 56 59 54 58 51 70 42 37 331 376 290 278 289 251 308 227 200 1275 设本题符合模型(4.24)中的条件,试在水平 解 现在 由(2.27)得到: 下检验:在不同时间下颗粒状物含量的均值有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地点下颗粒状物含量的均值有无显著差异。 得方差分析表如下:表9.16 例3的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因素A 因素B 误差 3 4 12 394.32 486.88 36.78 总和 19 由于 故拒绝及 及 显著差异,也认为不同地点下颗粒状物含量的均值有显著差异。即时间和地点对颗粒物的含量的影响均为显著。 ,即认为不同时间下颗粒状物含量的均值有 5.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正交设计是一种安排和分析试验的方法。特点: 一对因素的任一水平组合必须在试验中出现,且出现次数相同。 试验次数比全面试验次数(所有因素的任一水平组合都要进行搭配)要少许多,例如7因素2水平的全面试验要进行27=128次,而用正交表安排试验只需8次。 例. 某印染厂生产漂白布,增白处理配方是: A:增白剂3g/L B:100%FFG蓝6mg/L C:300%FFRN莲4.8mg/L 长期以来,漂白白度总是在99左右。为提高白度,降低成本,需提出合理配方。 解:(1)确定试验因素。三因素:A 增白剂、B FFG蓝、C FFRN莲; (2)确定因素变化范围:A 1.7~2.5, B 13~18, 10~15; (3)确定每个因素所取的水平。每个因素取二个水平,见表。 (4)试验设计。一种办法全面试验:共需做23=8次 A1B1C1,A1B2C1,A1B2C2,A1B1C2 A2B1C1,A2B2C2,A2B2C1,A2B1C2 按正交表试验:用L4(23):L表示正交表,4表示试验次数4次,2表示2水平,3表示最多可安排3个因素。 水平 A B C 1 2 1.7 2.5 13 18 10 15 按正交表安排试验: 比较,较好的生产方案是A1B2C2 试验号 1 (A) 2 (B) 3 (C) 白度 1 2 3 4 1(1.7) 1(1.7) 2(2.5) 2(2.5) 1(13) 2(18) 1(13) 2(18) 1(10) 2(15) 2(15) 1(10) 100.6 102.5 101.6 100.4 1. 提出零假设与备择假设 H0:两种饲料饲养结果相同。 HA:两种饲料饲养结果不同。 2. 计算P值:B饲料饲养体重未增的为0,直接计算P 3. 作出统计推断及生物学解释 【例8.7】观测性别对药物的反应如下表: 有 无 合计 男 女 合计 4 3 7 1 6 7 5 9 14 【解析】 1. 提出零假设与备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