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 1、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 2、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_________国家的行列。 3、为了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____、 ____、 ____、 ____的方针。 4、____是创造财富最重要的资源。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邓小平 是不是实现了关键目标就等于实现了第三步战略呢?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不是只要充分发挥先富者的示范效应就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呢? * 文化高起来了,腰包鼓起来了 服装靓起来了,住房宽起来了 交通快起来了,手机用起来了 美容热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目的)是什么? 特指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在总体上达到比较富裕的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华西村—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 思考: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同 富 不 同 路 2、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先富帮后富 共奔富裕路 “先富” “共富” 必由之路 根本目标 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在生活中感受到这种差距吗? 3、你认为我国还是不是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同的人存在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把握机遇能力等差距,不可能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不同的地区存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国家政策倾向等差距,也不可能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共同富裕的标准 (1)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平,过着富裕的生活; (2)社会成员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富裕程度的差异; (3)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能过大。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率先富了起来。我国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富裕的地区。 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能否举出先富带动后富的例子? 江苏省的华西村是我国农村先富起来的典范。1994年前后,它先后在黑龙江肇东市和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两个分村。在华西村的帮助下,黑龙江华西村120多村民第二年就摆脱了”吃国家救济的贫困状态”,现在人均年收入到4000多元。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华西村将目光投向了西藏,准备在西藏建设第四个华西村。他们聘请专家,共同研究如何将西藏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华西村先进的技术、经验有机结合,使西藏华西村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华西村的致富观: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一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当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比如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1-2050 第三步 达到小康 再翻一番 1991-2000 第二步 解决温饱问题 翻一番 1981-1990 第一步 人民生活目标 国民生产总值目标 (反映国家的经济水平) 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