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doc

发布:2017-02-07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导学案 备课组长:张小菊 主备人:刘茂萍 【教学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了解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行文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2、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方法】 朗读法 研讨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 一、作者简介: 二、预习课文: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骨骼( ) 漂移 ( ) 地壳( ) 深渊( ) 驮着( ) 岛屿链( ) 两栖( ) 铱( ) 潮汐( ) 硅( ) 追溯( ) 褶皱( ) 劫难( ) 鸟臀目( ) 蟾蜍( ) 衍射( ) 携带( ) 2、解释词语: 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三、对《恐龙无处不在》 第二课时 一、对《被压扁的沙子》 巩固练习:????????????????????????????? 1、根据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填空。 (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阿西莫夫是 国著名科普作家和 小说家。 (2)《恐龙无处不在》阐述了科学领域是相互联系的道理,《被压扁的沙子》说明了科学研究目的的 性。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 (2)一立方英寸“斯石英”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重得多。(?? ? )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 (4)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 3、语段训练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文中“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中“这”指的是什么? ?????????????????????????????????? 2.画线句中“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 3.“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 4.研究是何种原因造成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何意义? ?????????????????????????????????????????????????????????????????????????????????????????????????????? 5、拓展运用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出现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