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 种群的特征(第2课时)》精品课件1.pptx

发布:2024-09-01约1.65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新课导入;假设:在营养和生存条件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时间(min);思考:

1.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在什么情况下

Nn=2n下公式成立?;时间分钟;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1.产生条件:;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实验结果如下:;“S”型增长实例:;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种群数量;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2.对大熊猫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3.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采取什么措施?

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快速恢复。;;项目;种群增

长速率;曲线形成原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2.池塘养鱼时,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

D.限制捕鱼;3.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

自然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

线是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这是由

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入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

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用达尔文进化理论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湖泊最多容纳鲫鱼种群量约3000吨,经取样调查,该湖泊中现有鲫鱼2000吨,为使该湖泊中鲫鱼有最大增长速度,现在应捕捞多少吨鲫鱼为宜()

A.500吨B.1000吨C.1500吨D.不能捕捞;8.实验室培养一种细菌,给予充足的营养物质等条件,该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则一昼夜后一个该细菌将发展成个体数为______个的细菌种群。;10.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是____,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