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 种群的特征(第3课时)》精品课件1.pptx

发布:2024-09-03约1.5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成实验;关注本实验中的几个关键点:酵母菌的计数;实物图;;25个中格;酵母细胞个数/mL=;例3?检测员将1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__________个/mL。;例1: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

例2:酵母菌的计数通常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球计数板每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由400个小方格组成。现对某一样液进行检测,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先______后再计数。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个。;(3)计数的操作

稀释: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适当的稀释;若菌液不浓,可不必稀释。

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

加样品:在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细口滴管将稀释的酵母菌液由盖玻片边缘滴入一小滴(将计数室充满即可),让菌液沿缝隙自行渗入计数室。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显微计数:静止5分钟后,先用低倍镜(16×10)找到计数室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血球计数板规格,每个计数室选取5个(或4个)中方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每个小方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4)血球计数板的清洗:

使用完毕后,将血球计数板在水龙头上用水柱冲洗,切勿用硬刷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镜检,观察每个小格内是否有残留菌体或???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5)注意事项:

a.进行计数前,应先将试管摇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混合均匀,以减少计数误差。

b.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

c.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时,则可将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计数。

d.本实验无对照实验,酵母菌每天的数量变化可形成前后对照。

e.血球计数板使用后,切勿用硬物洗刷,可采用浸泡和冲洗的方法清洗。

f.需要做几次重复计数,并记录小方格内酵母菌的数量,便于取平均值,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酵母菌培养:

培养液配制

灭菌

接种

培养;;时间

次数;第1天;;(2)构建数学模型:;试管编号;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培养空间、氧气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

例: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中曲线②代表的是()组的结果。

A.AB.BC.CD.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