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功能检验幻灯片.ppt

发布:2016-12-15约6.54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激素及维生素代谢 激素的灭活 多种维生素的储存与转化 二、血清酶测定 (1) ALT的测定(赖氏法) 原理:丙氨酸+α-酮戊二酸 谷氨酸+丙酮酸 (2)方法评价 ①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 ②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 ③该法的重复性差。 ALT测定连续监测法(速率法) 原理: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丙酮酸 丙酮酸+NAD+ (2) 方法评价:    磷酸苯二钠比色法与更早的β-甘油磷酸钠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点,如水解速度快,保温时间较短、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快速。    但与磷酸对硝基酚连续监测法相比,准确度、精密度较低;操作比较繁琐,,灵敏度低。 (2) 方法评价 【单位定义】: (2) 方法评价 胆红素BOD测定法 原理: 胆红素 胆绿素 (一)胆红素的类型 未结合胆红素 又称“间接反应胆红素” 或“间接胆红素” 。 结合胆红素 又称“直接反应胆红素” 或“直接胆红素”。 #11 δ-胆红素 与重氮反应呈直接阳性 两类胆红素的比较 未结合bilirubin 结合bilirubin 水溶性 小 大 与G醛酸结合 未结合 结合 与血浆Alb亲和力 大 小 细胞膜通透性及毒性 大 小 与重氮试剂反应 间接阳性 直接阳性 能否通过肾随尿排出 不能 能 常见其他名称 间接、血bil 直接、肝bil δ-胆红素 在肝C损伤及胆汁郁滞等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时,Alb中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与胆红素一个丙酸基的羧基形成酰胺键,使得胆红素与白蛋白共价结合,这样形成的胆红素称为 δ -胆红素。 卡门氏单位: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即消耗4.82 ? 10-4μmol NADH为一个卡门氏单位 【参考范围】 5~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 (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ALT轻度增高(100~200IU),或属正常范围. LDH 乳酸+NADH ALT (2) 方法评价: ①存在着两个副反应,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A、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 B、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②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测定准确性高,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 ③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存,以免影响酶活性;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3.赖氏法测定AST (1)原理与方法评价(类似ALT测定)  【参考范围】 8~28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心肌梗死、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和各种肝病病人 4.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1)原理:  L-门冬氨酸+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L- 谷氨酸 草酰乙酸+NADH L-苹果酸+NAD+    双试剂法 :同ALT测定 MDH AST (2)方法评价 误差来源 内源性干扰: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 外源性: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 【参考范围】 5~40 IU/L(连续监测法测定)   【临床意义】 见赖氏法 (二)ALP测定 化学法 连续监测法: 鲍氏法 金氏法 皮氏法 1、金氏法测定ALP (1)原理:   磷酸苯二钠 酚+磷酸 酚+4-AA-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