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ppt

发布:2025-02-20约1.24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择糖皮质激素需要考虑的因素01所治疗的疾病02患者的性别、年龄03皮损的部位、大小、病期04药物效能--抗炎能力强05不良反应小06理想的药物需要穿透角质层、达到皮肤高浓度,血清低浓度不同疾病对糖皮质激素的选择不同分类皮肤病激素的性质外用糖皮质激素高度敏感性皮肤病屈侧银屑病、儿童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尿布皮炎、轻度面部皮炎、间擦疹由弱到强外用糖皮质激素中度敏感性皮肤病银屑病、副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盘型湿疹、神经性皮炎、淤积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外用糖皮质激素低度敏感性皮肤病扁平苔藓、盘状狼疮、肥厚性湿疹、汗疱疹、环状肉芽肿、足部干裂、硬化萎缩性苔藓、斑状秃发、结节病前臂0.14后背0.14头皮3.0前额6.0面部13.0阴囊42.0面部间擦部位:腹股沟腋窝颈部臀缝DavidH.FieldGuidetoClinicalDermatology1高危人群:儿童2原因:体表面积大,即使相对小范围的皮肤使用亦会产生不良反应3DavidH.FieldGuidetoClinicalDermatology外用糖皮质激素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儿童选择副作用小的激素选不含氟的激素宜短程、小面积使用01成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部位02不同年龄对糖皮质激素的选择不同根据GC等级(强弱)不同来选择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先用超强GC,Bid共2-3周,皮损消退85%,再每周周末连续外用3次,每次间隔12小时即在36小时内连续用3次,可避免耐药及反跳超强效激素:每天一到二次,两周休一周强效/中效/弱效激素:每天一到二次,2到4周休一周先强效GC一周后改用其他等级GC以防止快速耐受(tachyphylaxis)快速耐受即单纯外用皮质激素,30小时内可抑制表皮有丝分裂和DNA的合成。如果重复使用,在数日内继之以DNA反跳性增加,超过原来水平,对药物应答快速下降;长期使用单一皮质类固醇容易引起快速耐受;要避免这种不良反应,可采用轮换疗法,即先用强效皮质激素,外用1-3周后,改用其他等级的皮质激素。方法:封包前浸湿皮肤;揉搓促使药物渗入皮损;用塑料布覆盖、包裹治疗区域;用胶带封好边缘;至少保持6小时.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手足部湿疹等可使用封包治疗.封包加强了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促进药物吸收,使用后在角质层形成小的储存库,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使作用时间延长.临床合理用药

——封包治疗GC高浓度时单位面积吸收的药量增多,但二者并非平行关系一般估计根据1克软膏,可以应用于600cm2面积皮肤30克软膏足以应用于全身皮肤。1克软膏,可以用于双手双侧使用一次指端单位(fingertipunit,FTU)一般白人成年男性,一指端单位重0.49g克。女性则0.43克可涂布双手掌临床合理用药

——GC的使用浓度及药量临床合理用药

——应用频率

GC间断用药比连续用药好。011项研究对12名使用皮质类固醇患者进行观察,每天使用6次并不比使用3次好;其他观察表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每天使用4次也没有比1次疗效好.表明角层的屏障作用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就停止吸收03一般认为每天外用1-2次即足。一般1天1~2次,最多4次,不应使用次数过多0201待病情控制以后,即皮疹大部分消退以后:02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非皮质激素类药物交替(每日或每周)治疗03改用强度低的皮质激素类药物维持一段时间,再改为非皮质激素类药物维持治疗阶段临床合理用药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使用的一般治疗疗程临床合理用药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长疗程问题某些皮肤病复发率非常高。因此,对某些病因不明,反复复发的皮肤病,如手部湿疹,可在皮损消退后,每周间歇使用1~2次,长期应用半年左右,可有效减少复发机会与其他药联合应用也能增加其特殊的疗效,GC可与维甲酸、抗真菌药、抗生素合用临床合理用药

——外用GC最佳时间内源性cordison的最低水平是在午夜,故认为GC发生最大的效力是在午夜外用GC于皮肤表面进入皮肤最大量是在2小时之内,但发生最明显血管作用是在外用6小时之后外用最佳时间是在晚上可能会出现HPA轴抑制皮肤变化: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停用后反弹现象接触性过敏、交叉反应、激素依赖性皮炎01030204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限局性不良反应皮肤萎缩,尤其是面及皱折部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