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现状、动因与效率.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了正
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实格局。尽管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长久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非正规金
融的负面影响,对其一直采取限制、打压甚至取缔的态度,结果非正规金融未
能取得与其重要作用相匹配的法律地位,这大大限制了非正规金融自身的发展
及其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正规金融的缺失已经成为普遍现实的情况下,
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
持作用,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
点之所在。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务实的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非
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本文对我
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
是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合理评价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赢
得与其作用相匹配的法律地位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
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全文共分为六章,另加一个结论。第一章是导论,内容涉及研究的背景、
目的与意义、文献回顾与评析、文章的方法、结构与内容、以及文章的可能创
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非正规金融理论概述,主要对本文所使用的非正规金
融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有关非正规金融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概述,以便为后文
的分析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主要
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主要特点与发展规模进行了详细地叙述。
第四章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动因,构建了孕育土壤、诱致性根源、内
在动力与助推原因四位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考察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
得以不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第五章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效率评价,在提
出非正规金融效率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配置效率
与产出效率。第六章是规范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探讨了农村非正
规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并就如何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了若
干政策建议。最后是全文的结论,对文章进行了一个概括性的归纳与总结。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充分表明,非正规金融已经在我国农村
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地位。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十分活跃,
它具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和一系列不同于正规金融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
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另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其具有了十分巨大的
总量规模和不可忽视的相对比重,其在农村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正规
金融。这一切都表明,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蓬勃发展
的现状就是其现实地位的最好证明。
2.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适应
了我国农村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乡土文化主导
下的小农经济环境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孕育土壤,再加之
金融抑制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缺口的诱致性作用,非正规金融的产生便成了自然
而然的事情。另一方面,非正规金融自身独特的内在比较优势为农村非正规金
融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动力,使非正规金融实现了由生存到发展再
到活跃的飞跃,从而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最后,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机
制,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农民的偶然意外支出问题就需要通过非正规金
融活动来解决,这也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助推原因。
3.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农村资金的优化配置与农民收入的
增加,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是一种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从微观
上看,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的不足,创造了更
多的交易机会,提高了各参与者的福利,具有效率增进性质。从宏观上看,已
有的实证分析都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向相
关关系,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甚至还大于正规金融。这一切都表明,我国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十分有效率
的制度安排。
4.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
列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对其加以规范和引导。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
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又不能忽视其消极影
响。事实上,非正规金融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