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压旋喷桩与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6-11-29约4.2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 2.1工程地质情况 1 2.2 场地地下水 2 3、 高压旋喷桩设计 3 3.1加固原理 3 3.2成桩工艺 3 3.4加固土层及深度 4 3.5地基加固设计 4 4、施工组织机构 4 4.1 现场管理配置 5 4.2 劳动力使用计划 5 4.3 设备物资计划 5 5.旋喷桩施工 6 5.1 施工工艺 6 5.2 准备工作 6 5.3 施工过程 6 6.施工进度计划 7 7.施工配合 7 8.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8 8.1 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8 8.2 质量管理体系 8 8.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9 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0 远成·鹭栖湖项目会议中心工程 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方案 0.00m标高为301.00m,拟采用桩基础。由XX设计院承担其设计工作,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设计单位的方案,由于拟建场地经过场地整平后,室内地坪以下3.0~5.0 m左右主要为素填土层;由于其结构松散,主要由等组构成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层(Q4)第四系(Q4)。现将其土层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2.1第四系层(Q4) 素填土:,主要由等组成,揭示厚度~m。第四系积Q4dl+pl) 粉质粘土:黄褐色、红褐色、灰褐色、稍湿,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和碎石,,:揭示厚度.00~m,属极软岩;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呈短~长柱状,少量呈碎块状,属极软岩,产状,场地内均有分布,最大孔深m,尚未揭穿该层。名称 岩土 状态 天然重度 r(kN/m3) 压缩模量 Es(MPa) 承载力特 征值fak(kPa) 内聚力C (kPa) 内摩擦角 φ(o) 松散 17.5 2.5 / .0 粉质 粘土 可塑 19.5.0 160 29 14.0 软塑 19.0 3.0 80 19 9.0 砂质泥岩 强风化 21.0 1.0 280 35 25.0 中等风化 2.0 150.0 900 200 36.0 2.2 场地地下水 场地内有种地下水类型: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仅局部地段中赋存少量的上层滞水,无统一水位,水量小,对基础施工影响较小。其特点为水量小,动态变化显著,一般不能常年保持有水,无统一水位,易于疏干,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改变而变化。 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及侧向径流补给,以径流方式排泄294.97~ 297.11 m,无统一水位标高。素填土属于中等透水层,渗透系数1~5m/d。粉质粘土属于弱透水层,渗透系数0.05~0.5 m/d。 3、 高压旋喷桩设计 3.1加固原理 高压旋喷桩利用高压旋喷的水泥浆切割土体,土体被冲切破坏后细小颗粒随浮浆溢出孔口被置换,其余固体颗粒与水泥浆混合,形成承载力高、沉降小的半刚性桩体:桩体与桩间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目前此法已在全国大量使用,而且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施工机具也在不断的创新,本项工程拟采用XL--50型旋喷钻机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高压旋喷法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第12.1.1条的规定: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软塑或可塑粘性土、淤泥质土、碎石土等地基。该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技术先进,工程造价适宜,基本不受场地地下水位限制,且工期较短。 3.2成桩工艺 本项目高压旋喷桩成桩过程如下: 1、引孔:鉴于场地上覆土层主要由等组成 2、注浆:旋喷机钻至设计深度,注浆并驻喷; 3、旋喷桩机就位、插管:移动旋喷桩机到指定桩位插入旋喷管。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用较小压力(0.5~1.0MPa)边下管边射水。提升喷浆管、搅拌喷浆管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高压泥浆泵压力增到施工设计值(MPa),坐底喷浆30s后,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钻杆直至达到预期的加固高度后停止。桩头部分处理当旋喷管提升接近桩顶时,应从桩顶以下1.0m开始,慢速提升旋喷,旋喷数秒,再向上慢速提升0.5m,直至桩顶停浆面。 kw) 1-2台套 3 高压喷注浆机及配套装置(90 kw) 1-2台套 4 旋喷机 1-2套 5 XY-100型回旋钻机 2~3台 6 水准仪(S3)、经纬仪(T2) 各1台 7 辅助用具 若干 5.旋喷桩施工 5.1 施工工艺 测量、放桩位→钻机就位,造孔至设计标高→旋喷注浆→形成一根旋喷桩→桩头处理。 5.2 准备工作 正式开工前,应进行理场调查,计算材料用量,进行技术交底;按设计要求,布置施工孔位;机具设备就位;接通电源和水路,进行机械试运转;备足注浆所需材料。 5.3 施工过程 5.3.1 造孔注浆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需要进行先造孔再注浆,通过回旋钻机引孔后旋喷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