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南师大《无机化学》汇总.ppt

发布:2017-05-09约1.74万字共1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道尔顿(J. Dalton) 的原子理论--- 19世纪初 卢瑟福(E.Rutherford)的行星式原子模型---19世纪末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光谱 道尔顿(J. Dalton) 的原子理论 --- 19世纪初 道尔顿原子论要点: 每一种化学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原 子质量相同,不同种原子质量不同;原 子不可再分;一种原子不会转变为另一 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 合方式,使反应前的物质变成反应后的 物质。 贝采里乌斯原子量(1818和1826) 1-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 1-2-3 原子的质量 1-2-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元素: 具有一定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的原子称为一种(化学)元素。 原子序数: 按(化学)元素的核电荷数进行排序,所得序号叫做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每一种元素有一个用拉丁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在不同场合,元素符号可以代表一种元素,或者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也可代表该元素的1摩尔原子。 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 的原 子(的总称)。 元素:具有一定质子数的原子(的总 称)。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 子(的总称)。 同量异位素: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和中 子数不同的原子(的总 称)。 同中素:具有一定中子数的原子(的总 称)。 已知的核素超过2000种。 有两类核素:一类是稳定核素,它们的原子核是稳定的;另一类是放射性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释放出某写亚原子微粒(α、β等)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 在自然界,有的元素只有一种稳定核素(不计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称为单核素元素,有的元素有几种稳定核素(半衰期特别长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也常称作稳定核素),称为多核素元素。 通常用元素符号左上下角添加数字作为核素符号。核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是该核素的原子核里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称为该核素的质量数,即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如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属于同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个位置,互称同位素。如: 某元素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分数组成(原子百分比)称为同位素丰度。 例如,氧的同位素丰度为: f(16O)=99.76%,f(17O)=0.04% f,(18O)=0.20%; 某而单核素元素,如氟,同位素丰度为:f(19F)=100%。 有些元素的同位素丰度随取样样本不同而涨落,通常所说的同位素丰度是指从地壳(包括岩石、水和大气)为取样范围的多样本平均值。若取样范围扩大,需特别注明。 1-2-3原子的质量 以原子质量单位u为单位的某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称为该核素的原子质量。1u等于核素12C的原子质量的1/12。有的资料用amu或mu作为原子质量单位的符号,在高分子化学中则经常把原子质量的单位称为“道尔顿”(小写字首的dalton)。 1u等于多少?取决于对核素12C的一个原子的质量的测定。最近的数据是: 1u=1.660566(9)×10-24 g 核素的质量与12C的原子质量1/12之比称为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核素的原子质量,量纲为一。 1-2-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长期以来称为原子量)。根据国际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1979年的定义,原子量是指一种元素的1摩尔质量对核素12C的1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个定义表明: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纯数。 单核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等于该元素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多核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等于该元素的天然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就是几个数值分别乘上一个权值再加和起来。对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这个权值就是同位素丰度。 加权平均值 用Ar代表多核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 ?Ar=ΣfiMr,i 式中: fi ——同位素丰度; Mr,i——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原子量和同位素丰度委员会每两年公布一次最新的原子量。 我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先生是测定原子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