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pdf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蜡烛的
变化为例,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在实验中认识物质变化的区别,让学生体验
到蜡烛变化的不同,认识生活中更多类似的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入,通过观察小魔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变化的思考;
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想办法让蜡烛产生变化,到观察蜡烛的变化,最后找到这些变
化的区别,从而亲历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乐趣;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在学生得到观察结果的
基础上得出结论,蜡烛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再延伸到生活中去寻找更多
类似的变化。
本课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蜡烛燃烧和其他变化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变化
的区别,在实验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在交流分享中获取科学知识,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变化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物品变化的一些特点,
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融化、形态变化、加热等。蜡烛是过去学生常见的一种生活常用
物品,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非常少见。怎么加热蜡烛?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蜡烛的燃烧
会产生什么变化?会产生什么新物质?这些都是学生不清楚的,需要教师引导或讲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完成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
【重难点】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器材准备】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蜡烛、火柴、坩埚、铁架台、铁圈、酒精灯、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课件、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魔术:2号液体倒入3号烧杯中,无色变红色;1号液体再倒入,变回无色。问题: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酚酞、酸、碱)
2.魔术是一种神奇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变化?
3.出示蜡烛。蜡烛有什么特点?(白色或红色的石蜡固体。)它会发生变化吗?
4.[PPT1出示]课题《蜡烛的变化》。从蜡烛的变化谈起,认识物质的变化。
二.[PPT3出示]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
1.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蜡烛产生变化?
2.我们先试一试切割、挤压、加热。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可能会让蜡烛发生什么变化?
3.怎么做?(及时提供实验材料:小刀、酒精灯、火柴、蒸发皿、试管夹)
4.[PPT4出示]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呢?
5.[PPT5出示]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6.实验完成后,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三.活动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1.下面我们使用点燃蜡烛的方法,看一看谁有一双慧眼,发现到更多的问题和现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