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节我国的生物灾害讲课.ppt

发布:2017-05-09约6.87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 1、不同类型鼠害有不同防治措施,请结合生活实践思考家栖鼠怎样防治? 2、使用农药效果快、使用简便,缺点是一些剧毒农药能引起二次甚至三次中毒,导致鼠类天敌日益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在使用不当时还会污染环境,危及家畜、家禽和人的健康,能否针对此现象提出其他灭鼠措施? 原产中美洲的薇甘菊攀上灌木后,能破坏其光合作用使其窒息而死。 生物入侵 澎蜞菊对原生植物的绞杀力强,对畜牧业危害极大。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外来入侵物种肆意蔓延,扩散成灾,如水葫芦、大米草、藤草等,大量占据原有物种的领地,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外来入侵物种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形成单一的种群繁殖,导致当地生物网络的崩溃;外来入侵物种还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环境,造成生态功能的削弱;另外部分外来入侵物种还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1.我国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季风区,因此农作物病虫害是东部重于西部。 2.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所以我国蝗灾北方地区尤为严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而水稻螟虫分布在该线以南。而黏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到东北广大东部地区,西北、西南地区也有发生。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与农作物的分布有关系吗? 板书设计 蝗虫、水稻螟虫、黏虫等 农作物 森林 松毛虫等 家栖鼠、野栖鼠 鼠害 虫害 生物灾害 分布 危害 防治 生物入侵 利用网络、报刊、社会调查等方式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1、当地农业受哪些生物的影响? 2、蝗虫的生长习性;对环境的要求;蝗灾的成因和危害;结合实例说出防治蝗灾的措施及每种措施的利弊。 3、水稻螟虫的习性、危害及分布规律、防治措施。 4、黏虫的习性、危害及分布规律、防治措施。 5、松毛虫的习性、危害及分布规律、防治措施。 6、鼠害的分布、危害和防治措施。 1、将学生调查的材料集中挑选。 2、按灾害类型分类、分组。 3、学生每组按“课前准备”要求整理同一类材料。 4、整理成三组学案材料(蝗灾与水稻螟虫、蝗灾与黏虫、蝗灾与松毛虫) 松毛虫——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 我国松毛虫主要种类: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等。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C以上地区病虫害常发。 在光、热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期缩短;在气候不适宜的情况下则可造成松毛虫大量死亡。长期干旱时寄主植物内部水分减少、糖分增加,可使幼虫的取食量增大,间接地促使害虫增加繁殖量。短时的暴风骤雨可以冲刷树上的幼虫,长期连绵雨会影响幼虫的结茧、化蛹和成虫的羽化。 ?? 松毛虫各虫期的天敌达 300余种。寄生性昆虫中以松毛虫赤眼蜂、松毛虫黑卵蜂、等的寄生率最高;捕食性昆虫中以黑山蚁、双针蚁捕食量最大。病原微生物中有白僵菌、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鸟类中以大杜鹃、暗灰鹃、黄鹂、灰喜鹊、大山雀等的捕食量较大。 森林害虫——松毛虫 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油松毛虫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处,第二级阶梯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除新疆北部外)没有。落叶松毛虫分布在中温带,赤松毛虫分布在暖温带,马尾松毛虫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 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 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 …… 《死鼠行》 作者:师道南 我国鼠灾: 我国的鼠灾 农田鼠害 草原鼠害 森林鼠害 分布广、种类多、危害重 原产中美洲的薇甘菊攀上灌木后,能破坏其光合作用使其窒息而死。 生物入侵 澎蜞菊对原生植物的绞杀力强,对畜牧业危害极大。 生物灾害 危害 主要分布区 防治措施 蝗虫灾害 吃光庄稼,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 生物、化学、农业(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 水稻螟虫 造成水稻枯鞘、枯心,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死亡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近年发生范围向北扩大 生物、化学、农业(除草、合理灌溉、优选品种) 黏虫灾害 可将农作物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华南到东北的广大东部地区,在西北和西南地区也时有发生 人工、生物、化学、农业(南方压缩小麦种植面积) 松毛虫 对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三大林区,以西南林区和东南丘陵林区最重 营林、生物、化学 鼠害 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农、林、牧区 物理、化学 生物、综合 渤海、黄海沿海滩涂;黄、淮、海河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重灾区:黄淮平原 * 了解蝗虫的习性和危害 *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点评补充归纳 * 了解蝗虫的习性和危害 了解蝗虫的习性和危害 了解稻螟虫常见种类和分布特点 * 阅读图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