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痕_润物无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阅读·拓展
有教无痕 润物无声
——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
福建省龙岩市龙门中心小学 林金燕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孩子聪明起来的方法是阅 收效甚微的低效、负效问题。
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 (二)课外拓展存在盲目性
模块,更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从个体成长而言,阅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
读的积累将会是人生的底色。从学科发展而言,阅读 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对于认知能力薄弱的小学生
活动是彰显“大语文”特性的直观体现。关于如何培养 而言,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应在于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
阅读能力的探讨方兴未艾且愈演愈烈。随着教育事业 如何阅读,提升自主阅读能力,而忽视方法渗透,这是
的发展,各类课外读物空前繁荣,符合儿童兴趣取向与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结合所面临的重要阻碍之一。第
心理需求,往往更易于获得学生的青睐,为课外阅读的 一,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然
拓展提供了有力加持。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探寻课 达成积极的普遍共识,定期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
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触点,实现阅读一体化,增强阅读 务,但是未能设计课外阅读专项讲评课程,学生的课外
活动的生长性是亟待关注与思考的首要问题。 阅读成效如何,阅读过程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知识收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存在的问题 获或是遇到的哪些疑难问题,过程性的关注不够到位,
(一)语文课堂存在封闭性 欠缺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内外阅读融合没有形成完整
在大力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下,教师对于课内 的指导闭环。此种“放养式”的课外阅读模式并不适用
阅读的功能定位以及课外阅读的价值意义形成了积极 于阅读能力浅薄的小学生,在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的
的认知,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融合提供了 情况下,难以通过自我感悟内化文本材料,使阅读能力
意识上的支持。但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 很难形成跨越式发展。第二,重内容轻思维。在小学
学实践是教学改革的症结所在,着眼于小学语文阅读 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读了什
教学实际,其践行情况并不乐观。第一,知识本位思维 么内容,阅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而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根深蒂固。课外阅读拓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阅读能力 阅读思维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塑造投入力度不足。
基础上,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 浅学浅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徘徊于低阶层
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注重自主阅读、阅读解析与阅读思 次,由于缺乏主观能动性的支持,课内外阅读整合力度
辨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 不够,阅读体系缺乏连贯性。这是造成课内阅读衔接
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更加倾向于文本含义的解读,以让 不够紧密,阅读效果难以摆脱低效问题的症结所在。
学生读懂文字含义为主要目标,以讲代读的现象并非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实践策略
个例。长期处于人云亦云状态的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薄 (一)树立全新阅读理念,追求阅读目标一致
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障碍,诸如生僻 思想观念是决定行为举止的内在因素,小学语文
字词、关键信息提炼以及内涵理解等等。无形中逐渐 想要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需要教师转变割裂的
消耗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造成阅读拓展的中断。第二, 教学观念,明确课内外阅读的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内
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