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与网络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身边信息多又多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检索和整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从别人那里获得新信息
2、按流程归纳一下一日学习与生活,感知信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明白信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明白信息的存在,感知信息的作用,领悟信息的含义。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索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
1、观看书上的图片,说说你所接受到的信息有哪些。
在学习中接受的信息;在看电视时接受的信息;在家里家长介绍的信息;放学经过的商业街充满信息;马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等等。
二、信息的影响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P1,2的图示,整理一下身边的信息。
2、班内交流、举例说明几条信息,并说明处理方法。
三、信息的重要作用
1、生想象和猜测图中的孩子获得了什么具体信息。
2、师归纳总结:信息的定义和种类。(图形,图符,符号等等)
四、信息的感知
1、 生看图P3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
2、 师小结,表扬,鼓励多种见解。
五、试一试
1、 师生交流,完成p4。
六、课后作业
1、 从10条不同的渠道收集10条信息,然后用画图地方法将它们分类。
2、 看看自己能不能为身边的人(家人,朋友)传播几条信息。
第二课 看看电脑室什么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2、掌握正确的开关机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与讲解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难点:正确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见过电脑,可是你了解电脑的每一个部分吗?这不,小博士和爸爸一大早就来到电脑城,买了一台电脑回家。电脑来到新家,兴奋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他们举行了晚会,还邀请小博士一起参加,其实呀,是想考考小博士对它们了解多少。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
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博士一道去参加电脑的晚会,了解信息技术的好帮手——电脑吧!
二、分组活动,合作学习
1、你能叫出电脑这些部分的名称吗?
2、小组内进行交流:
比一比,哪些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小游戏:“盲人摸象”。
三、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电脑里得各部分谁得本领最大?请你们也来参加它们的讨论,看看你能不能说服大家。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裁判。
2、分组活动:学习自己代言的那部分的作用
3、展示交流:小小辩论赛。
4、小结:将结论写下来,完成P21填空
四、操作实践,巩固练习
1、独立操作:
(1)情感共鸣:了解了电脑,知道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么在使用它时就应该注意不要伤害了它,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2)完成填空
(3)完成开关机操作
第三课 我和键盘交朋友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键盘的基本结构
2、熟悉指法,按正确的姿势和键盘指法完成练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讲解与操作学习键盘的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兴趣,发展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键盘的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发、定向引导: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2、引导学生观察、移动桌面上键盘置疑,提出问题
二、引导发现、初步感知:
1、键盘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2、学生当小老师示范,教师规范动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引导学生掌握键盘的操作。
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进行游戏“金山打字游戏”
2、反馈游戏收获
四、拓展思维,发展创新:
引导学生熟悉键盘的操作
第四课 拼音打字好又快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能熟悉拼音输入法,并熟悉上面四个控制按钮的作用。
2、能用拼音打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拼音输入法打字,达到巩固拼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帮助”或其他学习方法,自主探索拼音打字的操作方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发、定向引导:
大家电脑上的字是怎么打出来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打字?
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1、电脑操作演示怎么用拼音输入法打字。
2、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
3、完成一首诗。
三、拓展思维、发展创造:
怎么使刚刚自己打的诗的字体变大,该颜色呢?
第五课 电脑上网看世界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因特网,掌握用IE浏览器打开,浏览网页
2、正确使用IE浏览器的常用工具,应用IE浏览器收藏网页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对话、实践操作学习;
情感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