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译者责任的角度看林语堂和林戊荪的《论语》翻译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22约1.1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译者责任的角度看林语堂和林戊荪的《论语》翻译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从《论语》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英语版的《论语》翻译就成为了必要的工具书。

林语堂和林戊荪分别是《论语》的两位著名翻译家,对于《论语》的翻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翻译家和文化评论家,其翻译的《论语》一直影响深远。而林戊荪则是林语堂的弟子,他于1951年开始参加林语堂翻译《论语》的工作,并于1957年完成了中英对照的版本,是一位对于《论语》有深入研究的翻译家。

然而,两位翻译家的版本在翻译方法、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于两位翻译家的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既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论语》,也对于英文阅读人士更好地评价和选择版本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本文旨在就《论语》的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林语堂和林戊荪版本存在的差异,进而分析这些差异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林语堂和林戊荪版本的翻译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2.这些差异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评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如何对于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使得对于《论语》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简要介绍林语堂和林戊荪的《论语》翻译版本。

2.对于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翻译方法、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3.探讨这些差异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具体包括:

a.不同版本中的翻译选择与意译的比较。

b.不同版本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比较。

c.不同版本对于读者对于思想、哲学方面的理解和评价的影响。

4.基于比较和分析的结果,结合本人对于《论语》的研究和阅读,提出本人的一些观点和见解。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首先,收集林语堂和林戊荪两个版本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其次,通过比较和分析两个版本的翻译方法、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差异,进而探究其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最后,结合本人的观点和见解,对于两个版本给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四、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和分析林语堂和林戊荪的《论语》翻译版本,探究它们在翻译方法、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对于英文阅读人士更好地评价和选择版本是有重要意义的。同时,对于两个版本的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论语》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促进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