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
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
7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3~44页的例8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依据现实问题、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等活动,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两数大小关系;能依据数与数之间的大小相差程度,确定符合条件的数。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两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流程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谈话:你会比较数的大小吗?老师这里有一些数,用符号表示出它们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出示练习题。
比较大小:
19○38 19○12 9○12
你是怎样比较的?
明确:我们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位数相同的,可以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数大;也可以找一个中间数来比一比。
2.揭示课题。
谈话:百以内的数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万以内的数也是有大小之分的,那万以内的数怎么比较大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复习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便于把原来的方法迁移过来,主动思考、发现方法。同时明确今天学习的主题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流程二:主动思考,学会比较
1.设置情境,收集信息。
出示例题8的主题图。
谈话:这是老师周末去家电市场收集到的一些信息,看看,你都能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家电的价格。
2.提出问题,主动比较。
(1)比较三位数和四位数。
谈话:通过这张图我们能很快看出每种家电的价格,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洗衣机的价格最便宜,空调的价格最贵。
提问:我们要知道哪种家电的价格便宜哪种家电的价格贵,实际上就是比较它们的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大小。(板书:2530、980、2350、3180)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洗衣机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和同桌先说一说。
指名回答,引导发现:(结合学生的实际交流)有的小朋友说980的最高位是百位,其他数的最高位是千位,所以980最小;有的说因为980是三位数,其余的数都是四位数,所以980最小;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980的最高位是百位就是说明它是三位数,其他数的最高位是千位也就是四位数,三位数比四位数小。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板书:三位数<四位数 )
提问:谁来说说怎么比较三位数和四位数?
如果要你比较四位数和五位数呢?能举例说明吗?
引导学生发现:三位数小于四位数;四位数小于五位数。
追问:通过这样的比较,你有什么想说的?
引导学生发现: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数的大小的比较无论是之前的学习基础还是生活经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从直观上很容易就判断出980这样的三位数与其他四位数的不同,因此这里选择让学生先找到比较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在学生找到比较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后,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让你比较四位数和五位数呢”,并要求学生尝试举例说明。一方面利用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学习数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比较不同数位数的大小的方法,并举例证明。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况等思维能力。
(2)比较千位不同的四位数。
谈话:刚刚小朋友们很快就找到了价格最便宜的是洗衣机,表现得非常出色。如果让你比一比电视和空调的价格,你会比较吗?
提问:要知道电视机和空调哪个价格更低一些,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明确:比较2530和3180的大小。(板书:2530○3180)
提问:你会比较2530和3180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比的,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比的,哪个大哪个小呢?
指名回答,引导发现:(结合学生的实际交流)有的小朋友说2530不到3000,而3180比3000大,所以2530小于3180;有的说2530是两千多,3180是三千多,所以2530小于3180;还有的说2530里有2个千,3180里有3个千,所以2530小于3180。
提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