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探究原电池及实验改进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探究原电池及实验改进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探究原电池及实验改进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内容
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探究原电池及实验改进
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这一章节展开,具体内容包括原电池的原理、组成和构造,以及原电池实验的改进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实验的改进方法,为后续学习化学电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原电池实验的探究,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释原电池的工作机制,提高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原电池原理的理解: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与电能转化的关系,以及原电池中电极、电解质和盐桥的作用。
2.实验改进方法的应用:强调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能力。
难点:
1.原电池原理的抽象理解:原电池原理涉及电化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直观理解。
2.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学生在进行原电池实验时,需要精确操作并确保实验安全。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和类比,将原电池原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2.在实验前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3.设置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和分享,共同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特别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的化学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3.实验器材:提前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电池、电极、电解质溶液、导线等。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与原电池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如手机充电的过程,引发学生对电能和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思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及原电池是如何实现这一过程的。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引导。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原电池原理:讲解原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重点强调电极、电解质和盐桥的作用。
2.电极反应:介绍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的作用。
3.实验原理:讲解原电池实验的原理,包括电极材料的选取、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等。
4.实验操作:演示原电池实验的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和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解答学生疑问。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如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等,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难点内容进行提问,如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改进方法等,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合作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改进,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
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思考化学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原电池原理和实验改进方法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化学电池的发展与应用》:介绍化学电池的历史、分类、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电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电化学与新能源技术》:探讨电化学原理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