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德育渗透课例.doc

发布:2017-11-15约1.23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三班语文德育渗透方案 2009----2010上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找准德育切入点。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2010上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三者是有机地联系着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传授知识是基础,发展认识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学习,因此各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把德育的首要作用落到实处。  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里,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节时,可以以同学们做大红花献给老师为例,编出应用题,进行尊师爱师的教育;以同学们踊跃给灾区小朋友捐钱捐文具为例,编出应用题,进行祖国是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教育;临近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纪念日时,以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为例,编出应用题,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等等。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不断补充新例题、新习题,赋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以时代的气息,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又有新鲜感。 五年三班数学德育渗透课例 2009—2010上 小数乘整数 1、导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整数”,大家想知道什么知识? 2、教学例1 ①让学生看第一页的插图:想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 ②学生汇报想想的结果:如:每个风筝3.5元,就是每个风筝35角,3个风筝35×3=105(角),即10.5元;每个3元又5角,3个3元是9元,3个5角是15角,即9元加15角10.5元;用计算器计算可以算出3.5×3=10.5(元);把3个3.5元相加,和是10.5元…… ③分析:3.5×3 把3.5元看作35角。 35×3 即 3.5 35 × 3 × 3 10.5 105(105角=10.5元) ④教师小结。元,角,分是我国的货币单位,我们一定要爱护钱币,不在上面乱折乱画,这也是爱国的体现之一 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求出积,再看因数中的小数扩大多少倍,积就要缩小多少倍。 ⑤练习:课本第2页做一做。 4.6×5=23(元) 3、教学例2。 ①预习。想想你在预习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如: 0.72可以看成0.72米,计算时看作72厘米,再算出积是360厘米,即3.6米; 计算时把0.72看作整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先求出积。再在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积末尾的0可以舍去。 ②指导列竖式计算。 0.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00倍 3 6 0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 ①把小数看作整数; ②求出积; ③再点上小数点。(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 ④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舍去不写。 4、练习: 第3页的做一做。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练习一1—4题。 2、家庭作业:指导丛书第1、2页的1—4题。 五年三班语文德育渗透方案 2009—2010下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发展主要指学生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心理因素。习惯是非智力心理因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