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散_圣惠卷八十三_减法方剂树.doc
PAGE5
桃仁散_圣惠卷八十三_减法方剂树TOC\o1-3\h\z\u
桃仁散_圣惠卷八十三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3
1.1. 组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赤芍药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3
1.2. 功效:小儿心痛不可忍。 3
1.3. 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3
2. 中岳汤 3
2.1. 减:桃仁、桔梗、桂心 3
2.2. 组成:赤芍药6两,甘草半两(炙)。 3
2.3. 功效: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遍身疼痛;并治脚气。 3
2.4.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二 3
3. 去杖汤 3
3.1. 减:桃仁、桔梗、桂心 3
3.2. 组成:赤芍药6两,甘草1两。 3
3.3. 功效:脚弱无力,行步艰辛。 3
3.4.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3
4. 桔梗丸 3
4.1.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3
4.2. 组成:桔梗1两,甘草2两。 3
4.3. 功效:风热客于少阴,咽喉肿痛;风热郁于肺经,致患肺痈,咳唾脓血。 4
4.4. 来源:《伤寒论》 4
5. 加味甘桔汤 4
5.1.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4
5.2. 组成:甘草1钱,桔梗3钱。 4
5.3. 功效:痘疹咽喉肿痛,不能饮食者。 4
5.4. 来源:《痘麻绀珠》 4
6. 喉痹甘桔汤 4
6.1.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4
6.2. 组成: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1两(生用)。 4
6.3. 功效:喉痹作痛,饮食不下。 4
6.4. 来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五,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4
7. 国老汤 4
7.1.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4
7.2. 组成:桔梗3两,甘草2两。 4
7.3. 功效:肺经积热,外感寒邪,口干喘满,咽燥肿痛,挟寒咳嗽,唾有脓血。 4
7.4. 来源:《鸡峰》卷十一 4
8. 甘桔汤(《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 4
8.1.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5
8.2. 组成:桔梗1两(末,浸1宿,焙干用),甘草2两(炒)。 5
8.3. 功效:上焦热,咽痛,嗽脓血。 5
8.4.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 5
9. 甘桔汤 5
9.1.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5
9.2. 组成:桔梗2两,甘草1两。 5
9.3. 功效:小儿肺热,手掐眉目鼻面。 5
9.4.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5
原方
组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赤芍药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功效:小儿心痛不可忍。
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中岳汤
减:桃仁、桔梗、桂心
组成:赤芍药6两,甘草半两(炙)。
功效: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遍身疼痛;并治脚气。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二
去杖汤
减:桃仁、桔梗、桂心
组成:赤芍药6两,甘草1两。
功效:脚弱无力,行步艰辛。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桔梗丸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组成:桔梗1两,甘草2两。
功效:风热客于少阴,咽喉肿痛;风热郁于肺经,致患肺痈,咳唾脓血。
来源:《伤寒论》
加味甘桔汤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组成:甘草1钱,桔梗3钱。
功效:痘疹咽喉肿痛,不能饮食者。
来源:《痘麻绀珠》
喉痹甘桔汤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组成: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1两(生用)。
功效:喉痹作痛,饮食不下。
来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五,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国老汤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组成:桔梗3两,甘草2两。
功效:肺经积热,外感寒邪,口干喘满,咽燥肿痛,挟寒咳嗽,唾有脓血。
来源:《鸡峰》卷十一
甘桔汤(《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组成:桔梗1两(末,浸1宿,焙干用),甘草2两(炒)。
功效:上焦热,咽痛,嗽脓血。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钱氏方》
甘桔汤
减:桃仁、赤芍药、桂心
组成:桔梗2两,甘草1两。
功效:小儿肺热,手掐眉目鼻面。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