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粥_圣惠卷九十六_减法方剂树.doc
PAGE5
桃仁粥_圣惠卷九十六_减法方剂树TOC\o1-3\h\z\u
桃仁粥_圣惠卷九十六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3
1.1. 组成:桃仁21枚(去皮尖),生地黄1两,桂心1两(末),梗米3合(细研),生姜1分(并地黄、桃仁以酒3合,研绞取汁)。 3
1.2. 功效:邪气攻心,腹痛。 3
1.3. 来源:《圣惠》卷九十六。 3
2. 生地黄汤 3
2.1. 减:桃仁、梗米、生姜 3
2.2. 组成:生地黄2两,桂心2两(一方有芍药,寒水石半两,黄芩半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3
2.3. 功效:小儿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3
2.4. 来源:《千金》卷五 3
3. 交加散 3
3.1. 减:桃仁、桂心、梗米 3
3.2. 组成:生地黄5两(研取汁),生姜5两(研取汁)。 3
3.3. 功效:妇人产后中风。 3
3.4. 来源:《本事》卷十 3
4. 交济散 3
4.1. 减:桃仁、桂心、梗米 3
4.2. 组成:生地黄半斤,生姜4两。 3
4.3. 功效:血结作痛。 4
4.4. 来源:《直指》卷二十六 4
5. 姜黄散 4
5.1. 减:桃仁、桂心、梗米 4
5.2. 组成:生姜(切)4两,生地黄(切)8两。 4
5.3. 功效:室女经脉虚冷,月水来腹痛。 4
5.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4
6. 二生散 4
6.1. 减:桃仁、桂心、梗米 4
6.2. 组成:生地黄3两,生姜3两。 4
6.3. 功效:妇人血晕。 4
6.4. 来源:《鸡峰》卷十七 4
7. 二生膏 4
7.1. 减:桃仁、桂心、梗米 4
7.2. 组成:生地黄(鲜者)1斤,生姜4两。 4
7.3. 功效:跌损手足。 4
7.4.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卢诚斋方 4
8. 地黄散 4
8.1. 减:桃仁、桂心、梗米 5
8.2. 组成:生地黄8两,生姜5两。 5
8.3. 功效:室女经络寒凝,月水不通,心烦腹满,腰脚急痛;及产后血气不和,血块时攻心腹痛不可忍。 5
8.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5
原方
组成:桃仁21枚(去皮尖),生地黄1两,桂心1两(末),梗米3合(细研),生姜1分(并地黄、桃仁以酒3合,研绞取汁)。
功效:邪气攻心,腹痛。
来源:《圣惠》卷九十六。
生地黄汤
减:桃仁、梗米、生姜
组成:生地黄2两,桂心2两(一方有芍药,寒水石半两,黄芩半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功效:小儿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来源:《千金》卷五
交加散
减:桃仁、桂心、梗米
组成:生地黄5两(研取汁),生姜5两(研取汁)。
功效:妇人产后中风。
来源:《本事》卷十
交济散
减:桃仁、桂心、梗米
组成:生地黄半斤,生姜4两。
功效:血结作痛。
来源:《直指》卷二十六
姜黄散
减:桃仁、桂心、梗米
组成:生姜(切)4两,生地黄(切)8两。
功效:室女经脉虚冷,月水来腹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二生散
减:桃仁、桂心、梗米
组成:生地黄3两,生姜3两。
功效:妇人血晕。
来源:《鸡峰》卷十七
二生膏
减:桃仁、桂心、梗米
组成:生地黄(鲜者)1斤,生姜4两。
功效:跌损手足。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卢诚斋方
地黄散
减:桃仁、桂心、梗米
组成:生地黄8两,生姜5两。
功效:室女经络寒凝,月水不通,心烦腹满,腰脚急痛;及产后血气不和,血块时攻心腹痛不可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