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讲 力 重力 弹力 .ppt

发布:2016-12-20约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跨越高考 第一轮总复习 物 理 第1讲 力 重力 弹力   本讲知识虽然一般不在高考中单独考查,但往往会穿插在每年各地的考题中.本讲内容是以后受力分析的基础,其中对弹力的有无、大小、方向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本讲的复习中深刻理解,强化训练.   知识梳理   一、力   1.力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 :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   3.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4.力的测量和单位   5.力的分类      二、重力 1.产生原因: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 2.大小: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G=mg. (1)定性分析:重力源于地球 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严格地说, 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 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 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 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 地球一同绕地轴转动时所需要的向   (2)定量计算:由于自转引起的重力与万有引力之差远小于万有引力,在高中物理中可认为mg=G.    3.方向:竖直向下(垂直当地的水平面).除了在赤道和极地附近,重力方向不通过地心.   4.作用点:重心.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用悬挂法来确定.   三、弹力 1.产生的原因: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2.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垂直接触面,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或者说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1)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被压或者被支持的物体.   (3)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果轻直杆有一端点固定在铰链上,另一个端点受力,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4.大小  (1)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   (2)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解题时可利用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求解.   1.(浙江金华一中2010届高三期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是(  )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压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受力物体   D.压力的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施力物体     【答案】C   2.(湖北省随州二中2010届高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   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答案】D  3.(湖北省襄樊四中2010届高三摸底考试) S1、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且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体,且ma>mb.将弹簧与物体按图1-2所示的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短,则应使(  ) A.S1在上,a在上 B.S1在上,b在上 C.S2在上,a在上 D.S2在上,b在上     【答案】A   4.(上海市建平中学2010届高三摸底测试)如图1-3甲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处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求这个系统的重心在何处.      【答案】在BC边上的高的中点处 一、弹力有无的判断   例1 如图1-4所示,在甲图中悬挂小球的细线处于竖直状态,在乙图中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在图丙和图丁中都是一支持面水平,另一面倾斜,且各面都光滑.各图中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判定甲、乙、丙、丁各图中小球是否对斜面有弹力.      图1-4 方法概述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假设法 假设法: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某一物体假设不存在弹力,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若保持原来的状态,说明接触处没有弹力,若状态改变,则说明接触处有弹力 二、弹力方向的判定   例2 如图1-5甲所示,一表面光滑、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小球,其重心在圆心O点下方的P点上,小球被夹在墙AC与板BC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方法概述   弹力的方向可根据“弹力总是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