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2化学平衡状态.doc

发布:2016-09-17约7.8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 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题组一 极端假设法解化学平衡状态题的应用 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 mol·L-1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  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 上述题目2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2∈(0,0.2),Y2∈(0.2,0.4),Z∈(0,0.4)。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3.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中C.①③④⑤ D.全部 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6.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A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7.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8.(2012·山东理综,29改编)已知N2O4(g)2NO2(g) ΔH0,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考点二 化学平衡的移动 1.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 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