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生产行者为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目的和要求:本章旨在使学生掌握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即厂商作为经济人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应如何选择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和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第五节 规模报酬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厂商(firm) 1、厂商: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他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2、厂商的组织形式:三种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企业家同时是所有 者和经营者。 合伙制企业: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公司由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监督下的总经理。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5、厂商的目标 短期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化、经理效用最大化等。 信息 不完全情况下。 长期目标: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生存的的基本准则。 后面以此为主。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分析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20 第三节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长期生产理论 3、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它表示: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量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表示: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三、等斜线 os 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第五节 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 Returns of scale) 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化叫规模报酬变化。 分:increasing returns of scale constant returns of scale decreasing returns of scale 二、常数规模报酬 规模递增的原因: 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生产效率提高.体现在: 生产专业化分工 大型设备和专用设备 综合利用 节约管理和销售费用 规模递减的原因: 企业规模的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 降低了生产效率.体现为: 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 信息传递缓慢,决策的失误、费用的增加。 总结:略 (制度、技术进步、企业家创新) 习题集:1、2、3、4、6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变化的区别?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3.生产要素的分类? 4.等产量线及其特征。 5.简述规模扩大与技术进步在企业对外竞争中的作用. 6.是否产出能力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怎样才能从大规模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 OD=DE = EF 对于生产函数 若 λ为任意正实数。 K L 2 O R 2 6 4 6 4 D E F 三、规模报酬递减 对于生产函数 若 λ为任意正实数 OG<GH<HI K L O R L1 I H G L2 L3 K1 K2 K3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 * * * 一、厂商 二、生产函数 3、企业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 4、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围绕着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按科斯等人的观点,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另一类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