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pdf

发布:2024-05-15约4.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量控制要点

标、所用

的水泥、集料等应符合规范规定;项目经理部、监理机构应严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一要审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二要审查承包人自检试验的结果,监理人员还要取

样进行平行试验,以确定所报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

准使用,已进场的材料,若由于存放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导致质量变化而不能使

用时,不得用在工程中。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控制好各底基层、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混合料设计中应

考虑减少基层开裂因素。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质量技术要求控制路面原材料的

品质,各层路面的粗集料应采用同一料源,同一种生产工艺,保证各项质量技术指

标的稳定性。碎石应选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进行加工。粗集料应表面粗糙、形

状接近立方体。应严格控制粗集料的含泥量和细集料中小于颗粒的含

量。

2、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性及数量,监理工程师应随时了解承包人路面

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承包人整修或更新设备以确保施工进度

和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数量、性能、生产能力必须满足施工现场的需

求。

3、混合料拌和场的位置、拌和设备以及运输车辆能否满足混合料质

量要求及连续施工的要求。

筑一段

面积为的基层(底基层)试验路段,其目的是:检验承包人提出

的施工方案及方法的适用性;拌和、摊铺与压实机械的实际效果;确定基层(底

基层)施工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指针、有效措施及质量检验方法,最终获得施

工时的各项技术参数为:①用于正式施工的基层(底基层)材料的配合比;②施

工的允许延误时间(混合料的初凝时间):③标准的施工方法及最佳的机械组合;

④每T乍业段的合适长度、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

二、拌和及运输

L路面底基层、基层等均应采用集中拌和、机械化运输、机械化摊铺和碾压

的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及部颁有关

标准和规范。

2、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拌和时应严格按混合料配合比掺

配,并控制好水泥剂量、加水量及拌和时间,以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出料过程

中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混和料离析。

3、运输过程中时应加以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及雨淋,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尽

快摊铺。

三、摊铺及碾压

1、基层、底基层中实际水泥用量必须在施工前通过配合比试验进一步确定,

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组成、配合比、含水量,以保证达到设计的各项技

术指标;施工中应注意配料准确、摊铺均匀、表面平整、且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

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并检测路床强度是否满足路面设计强度要求;在

铺筑基层前应洒水湿润底基层,清除底基层表面松散料并进行碾压,防止底基层

吸收混合料中的水分,保证混和料中足够水分供水泥进行水化作用,促进基层强

度的增长,从而降低干缩应力和温缩应力。

3、碾压程序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机械组合进行施

工,碾压过程中应注意:①混合料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②禁止压路机在已完

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③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得超过

水泥的初凝时间;④碾压过程中控制好含水量、碾压方式、碾压遍数、压实度、

平整度、标高。

4、做好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旁站及抽检工作,进行压实度检测、取混合料进行

水泥灰计量和混合料配合比检测、无侧限试件检测强度、钻心取样判断结构层的

完整性、层厚,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5、力口强摊铺压实质量控制

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不仅要严格控制施工高程、表面平整度;

而且拌和好的混合料从第一次在拌和机内加水,到运输、摊铺压实完毕时间要求

很高。根据试验,要满足这些要求,只有使用先进的摊铺设备才行。合理组织施

工、运输、摊铺、碾压各工序的有效衔接,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人摊铺和碾压要

一次成活,不允许修补。

6、基层、底基层宜在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