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批判.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O URNAL O F NANJ ING UN IVERS ITY
(Philo sophy, 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 , 2008
·高谈阔论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系列讲座 ·
后 现 代 主 义 批 判
美〔 〕艾 恺
(芝加哥大学 历史及东亚语言和文化系 , Ch icago, Illino is 60637, U. S. A. )
( )
主持人语 : 中国学界对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艾恺 Guy A litto 教授的名字并不陌生 。他的名
作 《最后的儒家 ———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中译本可谓脍炙人口。一个史学家 ,尤其是对东
亚历史有真知灼见的史学家 ,是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呢 ? 记得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说过 ,现
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问题 ,而后现代则是一个短暂并缺乏历史感的现象 。照此说法 ,从长
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审视后现代问题 ,便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视角 。艾恺教授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为南大师生做了题为 《后现代主义批判 》的演讲 。通过对后现代思想家
的犀利剖析 ,他饶有意趣地表达了一个史学家对后现代主义的独到历史反思 。尤其值得称道的
是 ,艾恺教授用中文写作和演讲 ,其中文水准令人激赏 。 (周 宪 )
过去 20 多年来 ,美国人文及社会科学界致力研究特定的哲学或思想信条 ,就是后现代主义
( ) (
Po stmodern ism 。我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一切说明和批评同样适用于后结构主义 Po ststructur
) ( )
alism 或解构主义 D econ struction ism 。有人或许会质疑它们是否完全一致 ,其实它们之间在定
义上根本不值得费心区别 。或许某些人会说后现代主义已经过了高潮 ,但它肯定还能持续一段
时间,因为这 20 多年来 ,在意识形态 、情感和专业上对后现代主义深信不疑并努力耕耘的人士已
位居学界要津 ,包括学院院长 、系所主管及基金会董事会的成员;他们所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研究
( )
生除了所谓 “理论 ”以外所学有限 能教的也有限 ,这些学生辈也同他们的师长一样对后现代主
义抱有深刻的认同。因此 ,在我看来 ,正是这一个既得利益结构保障未来后现代主义仍然会持续
( )
一段时间。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欧洲 它的发源地 早已成为过去式 ,但它在北美仍然蓬勃发展 ;在
东亚 ,如今它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 ,方兴未艾 ,学术界正一窝蜂地追赶时髦 ,即认同并追求
西方正流行的东西 ,因此 ,我也很想针对这个现象提出几个问题 。
这篇文章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 ? 最著名的
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著作中所论述的基本立场以及假设是什么 ? 有什么贯穿后现代主义的线索 ?
第二部分 :批判后现代主义 。它有哪些正确的地方 ? 哪些方面应该被批评 ? 第三部分 :对后现代
主义之所以成功的解释 。为什么这个运动能如此成功 ? 是什么导致后现代主义受到欢迎 ? 它兴
起所依赖的特定历史条件是什么 ? 它的思想谱系中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 由于篇幅的限制 ,这篇
文章当然无法对这个主题做出全面且系统化的处理 ,它将是部分的且带有选择性的。
一、何谓后现代主义 ?
那些在情感及专业上都深深投入其中的后现代学者恐怕不会接受别人对后现代主义所下的
任何定义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否认后现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