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寓言的形成及其意义理解.pdf

发布:2017-05-28约1.71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第1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2011 ofNortheastNormal andSocial Sum 总第249期 Journal University(PhilosophySciences) No.249 寓言的形成及其意义理解 查振华1,朱全国2 (1.九江学院组织人事部,江西九江332005; 2.九江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隐喻是寓言的表述方式,与神话这种最具隐喻性的文体比较来看,神话的隐喻建立于同一性 的基础之上,寓言隐喻则是建立于相似性的基础之上,并且是以寓言中故事的整体作为喻体的方式呈现出 来。从意义的表达来看,隐喻追求意义表达的新颖、独特和丰富。寓言则追求观念与意义表达的明晰、普遍。 认识到隐喻与寓言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对于隐喻性文体如神话、寓言等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对 于人们认识到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隐喻;寓言;相似性;普遍性 [中图分类号]1106.7 [文献标识码]A 现,维柯这里所讲的隐喻实际上是有所指的,即他所说的 一、寓言与同一性 隐喻是表达物体与抽象心灵之间的类似关系。“在把个 别事例提升成共相。或把某些部分和形成总体的其他部 对于寓言的解释有很多种,《辞海》对其解释是众多 分相结合在一起时,替换就发展成隐喻。,,[2]”2很显然。维 解释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它认为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柯这里所提出的隐喻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一 其结构简短,主人公不限,主题是借助于隐喻使深奥的道 种具有抽象行为内涵的语言表述方式,他正是在这个意 理在简单的故事中显现出来[1]。就体裁而言,很显然隐 义上认为隐喻是具体而微的寓言。 喻在这里成为寓言实现的方式。这就往往形成一种假 但是如果看看维柯的另一种表述,人们对上述观念 象,即人们无法清楚地知晓隐喻与寓言之间的真正关系, 也许会产生疑问,或者可以从关于隐喻的论述中发现维 隐喻的表述假象掩盖了一系列隐喻与寓言之间关系的真 柯在隐喻观念上的矛盾之处。在另一处,他说。“值得注 相。其导致的结果是,人们对于寓言更深层次的理解 意的是在一切语种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的表达方 不明。 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情欲的隐喻 隐喻与寓言都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形式,这一点得到 来形成的。,p[z]zoo他在分析了诸如用“首”来表达“顶”,用 很多人的认同。但是最初的语言形式并不能区别出隐喻 “肩”来表达山的部位后,得出结论,“人在无知中就把他 与寓言之间的差别,两者显然并不是同一个事物,亦或同 自己当作权衡世间一切事物的标准,在上述事例中人把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新科学》中,维柯指出,隐喻是 自己变成了整个世界了……这种想象性的玄学都显示出 最受到人们赞赏的一种表述方式,最初的诗人们就是用 人凭不了解一切事物而变成了一切事物。,,Cz320l从这些表 隐喻来造就寓言故事。他认为,以以己度物的方式形成 述看出,隐喻并不是人们能够直接意识到的语言表述方 的隐喻就是具体而微的寓言[z3”o。但是人们也不难发 式,而是人们无意识的“无知”行为。 [收稿日期]2010--09—2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5103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08CZW027) [作者简介]查振华(1974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