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门要求专家判断达标依据.PDF

发布:2017-04-05约4.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门要求专家判断达标依据 一、学校标准的制定 【专门要求 1】:“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依据“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以下 简称行业标准),制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下简称学校标准)。学校标准应涵盖通用标准 和行业标准,体现专业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行业背景、优势与特色。 专家判断达标的依据: (1)学校标准涵盖“卓越计划”本科层次通用标准; (2)学校标准体现所在行业领域对专业的要求; (3)学校标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体现学校服务面向、办学优势和特色; (4)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标准制定并做出贡献。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改革 【专门要求 2】:以实现学校标准为目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将学校标 准细化到可实施、可检查的程度,并具体落实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试点专业必须通过相关 的考核评价方式证明每条学校标准都得到实现。 专家判断达标的依据:(试点专业能够说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何支持学校标准的实现) (1)每一条学校标准均细化成为对知识、能力或素质的明确、清晰和具体的要求,或称 标准点,达到能够判断或衡量是否实现的程度; (2)每一个标准点与一个或若干个课程或教学环节相对应,成为它(们)的教学目标; (3)每一门课程均有适当的实施方式,以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4)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重组之中; (5)每一门课程均有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对每一个学生给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 评价结论,以准确衡量该门课程质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6)具有教学内容改革与更新机制; (7)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并做出贡献。 【专门要求 3】:着力推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和专业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开展教学方式改 革,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支 持学校标准的实现。 专家判断达标的依据: (1)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专业主要课程教学上得到推行; (2)课程教学内容适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3)课程教学内容围绕源于工程实际的问题、案例或项目进行组织; (4)教师和学生充分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教 学的主导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师生地位的平等性等得到充分体现; (5)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研究,擅长组织和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 (6)学生在课下的合作学习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机制完善; (7)课程具备适合评价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准确评估课程教学质量达 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 三、教师队伍建设 【专门要求 4】: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与专业有建设高水平专兼职工科教师队伍的 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 1-2 年;从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 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对工科教师职务聘 任和考核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开发研究、产权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 专家判断达标的依据: (1)学校与专业建设高水平专兼职工科教师队伍的总体规划符合实际、可落实、可实现 并可检查,具体措施明确、有效; (2)专业根据每位专职教师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并开始实施了选送教师到企业工 程岗位工作 1-2年的计划; (3)完成到企业工作计划的专职教师自身在实施“卓越计划”中的作用得到明显提升; (4)学校和专业制定并实施了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开发研究、产权专利、产学合作和 技术服务为主的聘任和考核专职教师的条例; (5)专职教师教学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学术水平高、工程经历丰富的教师的教学工作 量不低于平均工作量; (6)专业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有针对 性、任务明确、与专职教师之间优势互补; (7)专业为兼职教师提供充分工作条件,制定了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对兼职教师进 行教学能力岗前培训、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8)兼职教师按照岗位职责承担教学任务,与专职教师密切合作,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专门要求 5】: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在 4 年内,有 6 门专业课由具备 5 年及以上企 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原则上每个教师承担的主讲课程不超过两门)。 专家判断达标的依据: (1)试点专业所确定的 6门课程是该专业主要或核心的专业课程; (2)担任这 6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 5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3)主讲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能够有效地支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4)每位教师在这 6门课程中所主讲的课程不超过两门。 (5)每门课程均能够通过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以证明课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