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2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7约3.0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大自然的语 言教学设计2冀教版 教学要求: 1.学会3个生字,会写12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去发现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检查读音情况,学生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小节)。 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大自然的语言。 4、指名回答。 5、大家一起把这几小节读一读吧。 6、老师在网上下载了两张图片,大家看看。(课件出示“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图片并介绍。) 7、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哪一些大自然的语言你以前就懂了;哪一些语言你还不懂,就看看课文的插图,想象、做一做动作、也可以在纸张上画一画,把它读懂。(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感悟) 8、谁来说说,哪一些语言是你以前就懂了;哪一些语言你是怎样读懂的。 9、你们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 学生回答,师板书:妙不可言 10、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语言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观察思考 11、指导朗读 我们读懂了,并且知道怎样才能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语言,心情一定很高兴吧。请同学们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的韵律,读出感情。先读一读,再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 谁来把你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你们平时一定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说说你还发现了那些大自然的语言。 3、根据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小节小诗。 附送: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 2. 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 自渎课文 1.?? 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 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 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 (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 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 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四、写字教学 1.?? 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 指导写字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 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 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2. 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