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7约3.3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冀教版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 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6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附送: 2019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植物的“感情”教学设计冀教版 文本细读: 《植物的“感情”》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出“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这与人们平常认为的“草木无情”的常理相背。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红柿三种植物是有“感情”的,而且不同的植物表现的感情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接着文章重点介绍了植物之间的“感情”既丰富又奇特。课文第三自然段进行了概括说明。“萎靡不振”“和睦相处”点明了植物有着鲜明的爱憎感情,说明了植物间相处的两种不同情况。 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就围绕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大豆和玉米是一对好邻居;棉花特别欢迎大蒜在身边。” “黄瓜讨厌西红柿,喜欢菜豆角做伴;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而喜欢勿忘我作邻居。”“谷子与水果长时间在一起,谷子霉烂而水果干瘪。”你看,不光植物之间有感情,就连植物的果实之间也有感情。 植物之间为什么会有感情呢?文章第七自然段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是由于植物有一种生长的本能:1、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料,排斥对自己生长不利的因素。2、外界的能量对植物新陈代谢有影响。这一部分讲的是植物有感情的本质,与前面讲的植物有感情的表象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文章从表达上,运用了列举数字、举例和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了解“萎靡不振”“和睦相处”“势不两立”“新陈代谢”这些词语的意思,掌握“曲”和“给”多音字的用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