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赵川小学 邮编:726305 彭 锋
- PAGE 3 -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一朵杏花》 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
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竺可桢精确细致的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精读感悟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赏花导入:
1.出示杏花图片:
师: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瞧,多美的杏花呀。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学生自由描述)
2.出示句子: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问: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相机学习生字:泛)
3.引出竺可桢:美丽的杏花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一位老爷爷,他就是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出示人物简介)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课前预习(自学质疑)
1.一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
一株??? 吹皱曾经??? 精确??? 仰起脸
估计??? 掌握绽开??? 明媚??? 兴冲冲
大概??? 规律郑重??? 程度??? 顷刻间
课文范读:
2.二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_到_):写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第二段(_到_):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第三段(_到_):写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细致地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3.三读课文
1.课文围绕什么事物来写的?关键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呢?
3.表现了竺可桢爷爷的什么精神?
三、精讲点拨
品读课文——第一次看花。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1-5自然段。
思考:竺可桢爷爷看花有什么特别之处?圈一圈,说一说,竺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2) “爷爷,您又看花啦?”
(3)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拓展了解竺可桢的习惯)
(4)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3. 指名朗读:
让学生了解竺可桢坚持长期仔细观察、追求精确的品质。
四、写字指导
1.认读生字:绽 株 泛 仰 皱 曾 确 估 掌
2.师范写,生练习。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完成《习字册》上的内容。
2. 继续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竺可桢爷爷。
第 二 课 时
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一株??? 吹皱曾经??? 精确??? 仰起脸
估计??? 掌握绽开??? 明媚??? 兴冲冲
大概??? 规律郑重??? 程度??? 顷刻间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3.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合作探究
1. 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3. 指导朗读。
出示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4.小组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三、精讲点拨
学习第二次看杏花的情景。
1.师: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 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 对话朗读。
(1)轻声读,想想这是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