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oc

发布:2018-09-01约4.1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技能,让学生获得具体而实在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高效教学。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没什么进步或是进步甚微,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无效、低效教学。如何更好实现识字教学课堂的有效及高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呢?   一、问题提出   赵亚夫曾经说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赖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开发,无论我们是将课程视为‘预成的学科’‘预期的计划’‘行动的目标’,还是理解为‘应获得的经验’以及‘师生间的对话’,若少了有自觉性的、有理想的教师,所有的课程定义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本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有效学习的概念,这既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的一个挑战和难题,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研究的创新平台和一个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要如何有效地“教”,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学”,是我们当前改革与研究中的又一个重点话题。   二、有效识字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识好字,上好一堂识字课,必须要突破以下关键问题:1.首先要解决好“想识、愿识”的问题。2.解决识字中会认、会读、会讲、会用的“四会”问题。3.解决自主识字的问题。   三、解决有效识字课堂的问题及策略   (一)解决想识、愿识的问题   想识、愿识是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可以这么说,当学生对识字感兴趣了,那我们的识字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呢?   1.让识字教学拥有生活化的真实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由此可见,倘若我们将识字教学寓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那么学生必然会有浓厚的识字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真实生活”的识字,即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学习识字,如让学生认识身边人物、动物及物品的名称。另一方面,也可巧设“拟生活”的真实进行识字,即采用其他直观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在“拟生活”中识字。如通过图片、动漫或是多媒体等的呈现,让学生认识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人物及物品的名称等,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去识字。   2.激发无意注意,让学生乐于识字   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占据主要地位,无意识记忆占据优势。因此,进行识字教学时,也可以适当采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在学校里,可以让学生关注同学的名字、学校的班牌等;在生活中,让学生留意街上的招牌、广告、店名等;在家乡,农村的学生可以留意校名、村名、墙报、告示、门口对联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将平时一晃而过的事情化成一个识字舞台,快乐、轻松地识字。   3.识字教学要注重多种形式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乐于游戏和活动,厌倦单一重复的说教,在游戏中能够充分地投入,积极地参与。因此,教师要学会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寓于快乐的游戏当中,让教学进程变成游戏的连缀,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设计识字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参与度与参与量,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识字游戏中有所收获,而不能让游戏仅成为几个优等生表演的舞台。   4.让教师的语言成为识字课堂上跳动的音符   “说得真好!”“你真棒。”反复听到这样的教学评价语言,别说是对教师语言特别敏感的学生,就是大人听多了也会觉得乏味,这很难唤起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积极向上的热情。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拥有“新奇的导入语、巧妙睿智的点拨语、情真意实的评价语”。   (二)解决想识、愿识的策略   也许很多教师会说,这都是理论上的,谁不会说啊。没错,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去解决“想学、愿学”的问题,使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正被激发出来呢?   1.争发本子,乐识字。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发本子就是一堂最直接、最有效的识字课。教师可以选用轮流发本子的办法,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粗略统计,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认完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他就可以认识150个字左右。可见,让学生发本子,识字效果是多么大。   2.巧用画笔,喜识字。例如,在教日、月、火、鱼、鸟、兔等象形字时,都可以通过画图与汉字对比,加深学生对字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识字,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   3. 当小老师,爱识字。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给他们一个“小张老师、小王老师、小李老师”的称号,对这些小家伙来说正中下怀。具体做法是:首先在班上列出成为“小老师”的条件,即要会认识字,能简单说说自己的识字、记字办法。这样就激发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的字,再让这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帮助和带动识字困难或掉队的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