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高考物理真题-14-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物理.doc

发布:2018-04-21约4.0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14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物理 1.(2017全国卷Ⅰ)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 B.5.7×102 C.6.0×102 D.6.3×10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燃气从火箭喷口在很短的时间内喷出,其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因此火箭和燃气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答即可.燃气从火箭喷口喷出的瞬间,火箭和燃气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p,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p-mv0=0,解得p=mv0=0.050 kg×600 m/s=30 kg·m/s,选项A正确.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答案B 解析根据质能方程,释放的核能,,则,故B正确,ACD 错误.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答案B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选项B正确;根据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粒子的动能,选项A错误;铀核的半衰期等于一半数量的铀核衰变需要的时间,而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个原子核衰变的时间,故两者不等,选项C错误;由于该反应放出能量,由质能方程可知,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选项D错误;故选B 4.(2017海南卷)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 B.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 C.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 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AC. 解:AB、依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因λ1λ2>λ3,那么γ1γ2<γ3;由于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因此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而光束3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故A正确,B错误;C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而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故C正确,D错误;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A项是氢元素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聚变成氦元素的核反应方程,B项是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C项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D项属于重核的裂变,因此只有A项符合要求. 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 A.n2 B.n C. D.1 :D. 解:撤去外力后,系统不受外力,所以总动量守恒,设P的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有:PP﹣PQ=0故PP=PQ=0;故动量之比为1;故D正确,ABC错误.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ν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νaνb,则一定有UaUb B.若νaνb,则一定有EkaEkb C.若UaUb,则一定有EkaEkb D.若νaνb,则一定有hνa–Ekahνb–Ekb BC 解析:本题考查遏止电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设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k=hν-W,同种金属的W不变,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ν的增大而增大,B项正确;又Ek=eU,则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成正比,C项正确;根据上述有eU=hν-W,遏止电压U随ν增大而增大,A项错误;又有hν-Ek=W,W相同,则D项错误. 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