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第三节性散文.ppt

发布:2018-10-14约5.07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八九十年代散文 第三节  女性散文 散文是女性的心灵史 “(散文)那的确是我生命的一种载体和存在形式。我十分喜爱这些自言自语、自哭自笑、自说自诉的我与心灵的对话,抑或是我对生活的问候和抚慰”。 ---梅洁 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主要内容 1、女性散文的先锋意识; 2、女性散文的思想向度; 3、女性散文的本体意识; 4、女性散文的心灵皈依; 5、女性散文的社会批判; 6、女性散文的爱情诠释; 7、女性散文的生活咏叹; 8、女性散文的灵魂栖居 。 1、女性散文的先锋意识 “或许散文确实更宽广、更自由、更接近凡世,从目光所及的烽火台,抬脚触地的警戒线,到家家户户窗扉上的夜灯”。 但是,“散文就是草原上的驰骋和漫步,看上去宽阔平坦,个中的陷阱与颠簸,唯有马蹄和骑手明白”。 她呼吁:散文“更是人类品质的一面旗帜。不要因为散文宽容了我们,我们就真得把它当成褥子了!” --舒婷《露珠里的“梦想”》 2、女性散文的思想向度 “一切纯正的文学艺术,都是提升人的生存境界,把人从生理性提到精神性,再导向自由的使命。我愿与一切真诚善良的人们共同提升,永跋在灵魂还乡的路上”。 --王英琦《永跋在灵魂还乡的路上》 3、女性散文的本体意识 王英琦 :“天涯浪女”“永远的女游子” “不愿光做爱情的专业户”,宁愿做一个“永远的女游子”。 “年轻时,曾那么向往一场舍生忘死的爱情。到了中年才彻悟,人世间,原本没有这种爱。即使是一个浑身是情的伟大情圣,他的爱,也不能超凡入圣,也不可能终生与爱同行”。 “家庭不应是我们的事业,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事业”。“把属于儿子的给予儿子,把属于自己的留给自己――让我们更理性更美丽地活出女人的滋味来” ――《活出女性的滋味来》 叶梦的忆旧散文 怀念外婆:《绿色的荔枝树》《静静的栗树山》《护生草》 母爱:“妈妈,你的眼睛是千里万里都能看见的月亮,无处不能止的月亮……”、 “我的全身都沐浴在月光下。闭上眼睛时,森林的一切便不复存在。这时,我只觉得身上缕缕月光都是妈妈纤纤的弱手,妈妈的温暖和爱意浸透着我的全身……” “我的心早已被这母爱的月光熔化,我感动的心汁漫出来溢满了整个世界,融入无边的月色,直到分不清哪是我感思的心,哪是妈妈的爱的月光”。 -- 叶梦 《月光之爱》 4、女性散文的心灵皈依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嘎仙洞探奇》 。 张抗抗在对民族精神的发掘中, “激起内心的一种隐隐的骚动”,自省到一种“闯荡四方,开拓天下,创造自己”的精神向往。于是,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义无反顾。 5、女性散文的社会批判 丁玲的《牛栅小品》 杨绛的《干校六记》 宗璞的《霞落燕园》 张抗抗的《废墟的记忆》 张洁 的《耳朵长得太长了》、《香港来风》、《结果子还中不结果子》、《销售大战》、《商场恶少》等 6、女性散文的爱情诠释 “(女人)愿意为她所爱的对象牺牲了一切。实际上,还不是她愿不愿意的问题,她是无条件的,‘摩顶放踵’的牺牲了,爱了再说!叫女人不‘爱’了吧,那是不可能的!上帝制造她,就是叫她来爱,来维持这个世界。她是上帝的化生工厂里,一架‘爱’的机器。”--冰心《关于女人·后记》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冰心《关于女人.后记》) 《假如没有婚姻》 “婚姻从来就不是一个关于感情程度的称谓,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体现,是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立场的产物。……假如没有婚姻,这世界定少了几多孤男寡女,多了几多人生况味,不受经济政治甚至体制制约限制。生活一定轻松了许多,男女也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谭湘《假如没有婚姻》 7、女性散文的生活咏叹 韩小惠《不喜欢做女人》:“作为女人,我知道我软弱我纤细我撑不起这个世界。每个女人其实都企望一座长城,能够安全地靠在上面是何等幸福。我怕极了漫漫长夜踽踽独行。我宁愿闭上眼睛把手交给他任他走到天涯海角”。 郑云云《我和我的丈夫》,勾勒了一个体贴入微的贤夫良父的角色,不仅在事业上不惜牺牲自己来支持妻子,在生活上、情感上也关怀备至。 8、女性散文的灵魂栖居 “渐渐地我发现,我之所以屡屡去湘西,其实并不为所谓山水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