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滇西红层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pdf

发布:2025-03-03约7.0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道路与桥隧

163

DAOLUYUQIAOSUI

滇西红层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成因

及治理措施的分析

胡启晨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为解决滇西红层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滑坡的问题,以云南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上的典型滑坡

为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首先,通过对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和工程施工因素的

综合分析,明确了滑坡的主要成因。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了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状态,即

该滑坡在自然条件下呈现欠稳定状态,而在遭遇暴雨或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不稳定状态。基于此,

提出了采用反压结合削坡卸载的滑坡治理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施工建议。结果表明,该治理措施能显著提

高边坡的稳定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为类似地区的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滇西红层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成因分析;稳定性分析;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344(2025)01-0053-03

0引言持为1∶10,每级坡高均为8m,并设有2m宽的平台。在

在西南地区的滇西红层地带,高速公路建设面临边坡整体开挖作业完成后,对三级坡进行防护加固时,

着诸多地质挑战,其中边坡滑坡问题尤为突出。滇西边坡出现了整体滑动现象(如图1所示)。

红层主要由泥岩、砂岩和粉砂岩组成,因其低强度、易

水化和崩解性,导致边坡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滑坡事

[1-3]

故,不仅影响了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还增加了运

营期间的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

广泛研究,但针对滇西红层特定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公

路边坡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仍显不足。此外,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滇西红层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不断完善,对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

[4]

要求。基于此,本文以云南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上

的典型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形成机图1滑坡平面图

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旨在为滇西红层地区高速该段滑坡长约30~100m,宽度约70~150m,面积约

公路建设提供实践参考。23

9850m,平均厚度约11.7m,体积约为11.5万m。根据主

滑面工程地质剖面图(如图2所示),边坡岩体主要由红

1工程概况层软岩构成,具体以中风化泥质砂岩为主,局部区域呈

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项目,作为《云南省县域高速现为强风化层,另有部分地段含有碎石土。该边坡的

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实施方案》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性质被归类为岩质中型深层推移式滑坡。

分,全长达35.700km。在太平停车区,滑坡现象出现在

主线采用路堑方式开挖的路段,该段最大坡高约为

19.4m,按照设计规划为三级坡。边坡的开挖采用折线

形,单级坡的坡率为1∶10,其中一、二级坡每级高度为

8m,而三级坡则直接开挖至顶部,并配备了2m宽的平

台以便于施工和防护。

在停车区广场的设计中,该区域采用挖方方式,最

大坡高达到24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