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pdf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19世纪以来文学产生的背景。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2.运用史料实证、历史说明和对比分析,识记理解浪漫主
主要成,相识其产生的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各自的特点及区分。
时代背景及影响。3.从唯物史观角度,结合详细作品相识文学艺术如何反映
社会现实。
自主预习。拐新Ml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背景
(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革命与改革的年头。
(2)革命或改革相继胜利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同等、
博爱的美妙景象。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
使人们普遍感到悲观。
2.产生: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众多
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应运而生。
3.成
《恰尔德•哈罗德
叙事长诗具有民主思想和反
游记》
叛精神,猛烈抨击
拜伦被誉为“讽刺现代
封建专制与资本主
英国《唐璜》社会积弊,,的百科
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诗歌全书
雪诗中充溢幻想和向往,体现出一种真正的
《西风颂》
莱乐观主义精神
德海《德国一一一个冬
具有讽刺性、战斗性和革命性
国涅天的童话》
揭露人间地狱的黑暗现实,呼喊用和善、
小法雨
《凄惨世界》慈爱、爱情等道德力气战胜邪恶,挽救人
说国果
类
4.特点
(1)表现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特性解放。
(2)揭露丑恶现象和向往美妙将来,体现了志向主义的追求。
(3)留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4)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怜悯,极富感召力。
5.评价:浪漫主义作品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变更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
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
1.背景
(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冲突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谛视与批判。
2.代表
国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