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球菌2-中文医学生理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奈瑟菌属
(Neisseria)
奈瑟菌属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
和淋病奈瑟菌 (N.gonorrhoeae ),其余均为鼻、咽、口腔
黏膜的正常菌群。
-
G 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和菌毛。
一、脑膜炎奈瑟菌
(N. meningitidis)
俗称脑膜炎球菌 (mening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
G 双球菌, 肾形或豆形,有菌毛和荚膜。
2.分离培养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 (色)培养基,专性需氧。
可以产生自溶酶。
3.抗原: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和脂寡糖抗原。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分成13个血清群,以C群致病力最强,
对人类致病的多为A、B、C群,我国95%以上为A群
4.抵抗力:
很弱,对干燥、热、消毒剂都很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荚膜:抗吞噬
菌毛:黏附
IgA 1蛋白酶:破坏IgA 1
脂寡糖 (LOS):主要致病物质,作用和LPS相似
2.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人是其唯一易感宿主。
飞沫传播,6个月~2岁儿童易感。
3. 免疫性
体液免疫为主。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和疫苗接种后两周,血清中群特
异多糖抗体水平升高。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脑脊液、血液、出血点渗出液、鼻咽拭子;
1.标本
保暖、保湿、立即送检。
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
2.直接涂片镜检
菌,可作出初步诊断。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培养基
(四)防治原则
特异性预防:流脑荚膜多糖疫苗
A、C二价或A、C、Y和W135四价
治疗:大剂量青霉素
二、淋病奈瑟菌
(N. gonorrhoeae)
俗称淋球菌
(gonococcus )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
G 双球菌,有菌毛、荚膜;脓液中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图片来自网络
培养特点与抵抗力: 类似脑膜炎奈瑟菌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菌毛:黏附作用,抵抗吞噬。
外膜蛋白
脂寡糖(LOS)
IgA 1蛋白酶
2.所致疾病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1.淋病 disease, STD)
主要通过性接触引起泌尿道和生殖系
统炎症。
男性:前尿道炎 前列腺炎
女性:尿道炎、子宫颈炎 盆腔炎,导致不育
2.新生儿淋球菌
母体有淋病性阴道炎或子宫颈炎时,
性结膜炎 胎儿经产道娩出时可被感染。
图片来自网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