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指导课。本课以“心儿怦怦跳”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紧张、激动等情绪,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和实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语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观察和描述情绪,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和感悟,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文化自信与理解,让学生体会不同情绪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记叙文,有一定的词汇积累和基本的句子表达能力。在写作方面,他们已经尝试过写日记、看图写话等,对写作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接受新知识,但写作时往往缺乏细节描写,情感表达较为简单。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而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和模仿来提升写作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写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这类情感表达的文章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如何捕捉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二是如何将情感与具体事件相结合,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三是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致观察,同时提供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体验情感变化,提升写作的生动性和真实性。3.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写作素材。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心跳加速的音乐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心跳”这一生理现象的思考。
-提问:“同学们,当你们遇到紧张、激动的事情时,你们的心跳是怎样的?你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吗?”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心跳加速的经历,从而引出“我的心儿怦怦跳”这一课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心儿怦怦跳”的写作技巧,包括:
a.描述心跳加速的感受,如“我的心跳得像小鹿一样快”、“我的胸口像是装了鼓风机”。
b.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心跳加速的原因,如考试、比赛、见到心仪的人等。
c.运用细节描写,如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
-展示优秀范文,分析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写作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心跳加速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将情境和情感表达出来。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心儿怦怦跳”的写作要点。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哪些写作技巧?”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心跳加速的情境,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a.描述心跳加速的感受要具体、生动。
b.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心跳加速的原因。
c.运用细节描写,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鼓励学生在课后互相交流、修改,共同提高。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片资源:收集与心跳、紧张、激动等情绪相关的图片,如紧张考试的场景、激动人心的比赛瞬间等,用于课堂展示和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资源:选取能够引发心跳加速感觉的音乐片段,作为课堂导入或情感体验的背景音乐。
-视频资源:挑选一些短片,展示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跳加速表现,如电影片段、纪录片中的相关场景。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描写情感变化的文学作品,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写章节,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
-观察拓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捕捉那些能够引起心跳加速的瞬间,如第一次独自旅行、参加重要活动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