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主题5: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七上16-20课【知识提纲+默写学案+教学设计】.docx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默写学案
目录:
1页:前言——简单阐述资源创作想法
2-8页:主题五教学设计——导学案+设计意图+使用建议
9-12页:主题五学生使用版导学案——重点挖空便于默写
13-16页:主题五答案对照版导学案——包含全部答案
前言
个人认为,中考一轮复习,最重要的就是两点:第一是做真题明确考点考向,即通过做本地区的中考真题,让学生明确中考的考点是什么,中考的考查形式是什么;第二是翻课本掌握考点重点,即带领学生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准确掌握每一个主题下的考点与重点。基于第二点,特地创作了本套“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默写学案”。
这套默写学案以2022年以来的历史教材为基础,结合中考重难点,通过设问挖空的形式,带领学生梳理教材、掌握重点。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使用。
对于自律能力强,基础牢固的优等生同学,这套学案可以当作课后作业布置下去,让这些同学在课下完成,帮助这些同学查缺补漏,夯实基础。对于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基础仍需夯实的中等生同学,这套学案可以当作课堂复习的重点,在限定时间内(比如上课后20—30分钟)完成,然后进行书写检查和背诵检查(这个检查可以由老师完成,也可以由优等生同学结对帮扶)。对于学习意愿不高,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同学,这套学案可以当作课堂上的唯一任务,监督这些同学在课堂上根据提示翻阅教材、完成知识点的填写,老师可以通过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快速掌握这些同学本节课的学习进度以及他们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方便后续制定合适的方法进行学困生转化。
对于开卷考试的地方,这套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熟悉教材,培养快速翻书查找到相关内容的能力,提高未来中考考试时考场的作答效率。对于闭卷考试的地方,这套学案能够引导学生认真熟悉教材,明确教材中关于考点内容的准确说法,正确背诵掌握重要考点,可以正确写出关键性的字词,保证中考时不会因为作答不准确或者写错字而丢分。
主题五教学设计
在导学案的基础上,阐述这样设计的想法,分享如何使用的技巧
主题五、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七上16—20课)
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编排:主题五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应七上第四单元16-20课的全部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大主题下的重要考点还包括江南开发和科技文化,作为一个主题进行一轮复习,内容还是比较合适的,因此不必如前三个单元一般进行拆分,直接按照单元即主题的方式来复习即可。
七上第四单元的16课三国鼎立、17课西晋短暂统一(包含十六国和北朝),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19课的淝水之战与北魏统一等,均属于政权分立下的政治内容,19课中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属于民族交融下的主要内容,18课中的江南开发和20课中的科技文化也属于较为高频的考点。
印发本学案后,对于优等生,这一学案可以当作课前预习作业,提前下发,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上课开始复习后,对他们进行抽查,同时下发对应的中考真题进行进一步练习。对于中等生,这些可以当作课堂复习的一部分,然后到时间后点名提问,让这些同学进行回答,甚至可以挑选一两位同学板书,方便老师实施监督。对于学困生,则可以通过提前交谈、课堂适当注视的方式,监督他们尽力完成这一内容,好歹学点东西。
导学案完成之后的背诵阶段,可以进行学生的结对帮扶——优等生与中等生结对,优等生作为提问者,读出宋体打出的提示性文字,要求作为被提问者的中等生,回答挖空中写出的答案,加深印象。而且在这个提问的过程中,优等生可以帮助中等生画出掌握不牢固的地方,方便后续他们有重点地背诵。
第16课三国鼎立(80—84页)
官渡之战(80页):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这次战役的爆发时间是:,此战的典型特点是:,曹操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包括: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主动,经济上实行屯田,军事上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火烧袁军粮草等。
赤壁之战(81—82页):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此战爆发的时间是:,交战双方为:曹操一方和孙刘联军,战争中使用的计策包括:诈降计、火攻计。
设计思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两个比较著名的战役,相对来说,赤壁考查频率远远高于官渡。但无论怎么考查,最简单的战役影响、爆发时间等都是需要牢记的基础知识,因此挖空留白主要在这些方面。
三国鼎立(82—83页):结合83页“三国鼎立形势图”可知,三国中,位于北方的是:,它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都城在哪里:;位于西南的是:,它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都城在哪里:;位于东南的是:,它的建立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