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件-【2025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一轮复习25.pptx

发布:2025-01-06约4.69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版·七年级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025中考复习单元体系时空线索阶段特征考点梳理直接中考

单元体系

208年220年221年200年官渡之战曹丕建魏世界中国229年280年4世纪末赤壁之战刘备建蜀孙权建吴西晋建立罗马帝国分裂法兰克王国灭亡476年时空线索266年420年317年西晋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481年439年东晋建立东晋灭亡北魏统一北方494年589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隋灭陈统一全国

阶段特征“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沈约《宋书》牵手俑身穿左衽大袖袴褶,袴褶原是北方民族便于骑马所穿的套装,至南北朝时已融入汉族特色。——摘编自刘连香《洛阳北魏墓葬的“太和之风”与民族文化交融》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开发

考点梳理回顾所学,完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统一(前秦)宋陈梁齐北朝南朝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前秦)宋陈梁齐北朝北方民族大交融南方江南地区开发

考点梳理东汉末年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的过程中,哪些战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赤壁之战官渡之战200年以少胜多曹操VS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

考点梳理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三国又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年,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220曹丕洛阳年,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221刘备成都年,称帝,国号吴,定都。229孙权建业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开发西南地区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开发江东,发展了造船业、海外贸易;230年,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台湾)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它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点梳理三国中谁最有实力完成统一?最后完成统一的是谁?对比项目魏国吴国蜀国?领土范围控制总面积约为291万平方公里主要控制总面积约为145万平方公里控制总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43万(《通典》记载)约230万(《三国志》记载)约94万(《三国志》记载)兵力规模接近八十万全盛时期估计近三十万约十万左右,巅峰时期也未超过十七万263年266年280年魏灭蜀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西晋灭吴完成统一“三国尽归司马氏”

考点梳理西晋是如何统治的?引发了哪一叛乱?优待世家大族治国缺乏雄才大略,追求享乐分封同姓诸侯诸侯势力壮大,引发八王之乱②中原人口南迁,形成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①北方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晋由盛转衰对少数民族实行暴政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考点梳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江南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当时全国的平均气温稍有下降,昔日江南炎热卑湿的自然条件略有改变,人口自然繁殖的环境比较适宜。——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梁]沈约《宋书》南朝宋文帝大力劝(勉励、鼓励)课(督促)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南朝沈约:《宋书?文帝纪》(1)经济因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社会因素: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比较安定;(4)主观因素:统治者的重视,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考点梳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影响?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农业也有很大改进。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南朝时的,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耕地水利技术经营制瓷建康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考点梳理西晋灭亡后,南北方出现了哪些政权?年,建立西晋,定都。317司马睿建康(今南京)“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前秦对峙淝水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相关成语战争结果战争特点战争影响383年前秦—东晋东晋大败前秦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以少胜多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巨鹿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