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脂质代谢.ppt

发布:2017-04-17约2.44千字共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脂质代谢 (Lipids Metabolism );内 容 提 要;概 述;脂质类别;第一节 脂质的组成与结构;(一)脂肪酸的分类 1.按碳链的长短分:①长链脂肪酸(C≥20);②中链脂肪酸(10C 20);③短链脂肪酸(C ≤10) 2.按碳链的饱和度分:① 饱和脂肪酸;②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脂肪酸的命名;2.脂肪酸的数字命名法;(三)人体内脂肪酸的来源 自身合成:主要在肝合成。先合成软脂酸,在此基础上产生其他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 食物脂类消化吸收的脂肪酸 营养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有食物提供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营养必需脂肪酸缺乏:可使人体皮肤鳞屑多、变薄、毛发稀疏等皮炎症状。;二、脂肪与类脂;脂肪的主要生理功用 储能与供能:38.9kJ/g脂肪; 16.7kJ/g糖;16.7kJ/g蛋白质 防止热量散失 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脂肪(可变脂、储存脂) 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约占体重14%~19%;(二)类脂 类脂的主要生理功用 维持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促进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转运 胆固醇可转变为多种类固醇激素、活性维生素D3、胆汁酸等。 类脂(基本脂、固定脂) 分布全身各组织。约占体重5%;1.磷脂(phospholipids, PL) (1)甘油磷脂;;(2)鞘磷脂;2.糖脂 (1)鞘糖脂 (2)甘油糖脂;;3.胆固醇及其酯;三、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一)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结构:以前列腺酸(prostanoic acid)为基本骨架;(二)血栓噁烷(thromboxane,TX)的结构 血栓噁烷也有前列腺酸样骨架,但分子中的五碳环被含氧的噁烷取代,如TXA2;(三)白三烯(leukotrienes, LTs)的结构 白三烯也是20碳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白三烯的合成;(四)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的基本生理功能;第一节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二、脂质的吸收 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 脂质消化产物及中链脂酸(6C~10C)和短链脂酸(2C~4C)构成的三酰甘油乳化后直接吸收,在肠黏膜细胞内脂肪酶作用下产生脂肪酸和甘油,经门静脉入血。 长链脂酸(12C~26C)和一酰甘油吸收后,在肠黏膜细胞内重新合成三酰甘油(一酰甘油合成途径),并与载脂蛋白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入血。;第三节 三酰甘油代谢;;;(二)甘油代谢 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进入糖代谢;(三)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和能量(心、肝、骨骼肌);1.脂肪酸的活化(胞液) ;;3.脂肪酸的β-氧化 实验证据:1904年,Franz Knoop;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线粒体基质);4.脂肪酸氧化产生的能量(以16C的软脂酸为例) ;5.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均为顺式,氧化时会产生△3顺式或△2顺式的中间产物,需经转变才能进行β-氧化。;奇数碳原子及丙酸的氧化;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的ω氧化;(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肝外组织(心肌、骨骼肌)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而脂肪酸在肝中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部分进入三羧酸循环,部分产生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正常血酮体含量为0.03~0.5mmol/L;1.酮体的生成;;;3.酮体生成的意义;二、三酰甘油合成代谢;(一)脂肪酸的合成 细胞首先合成软脂酸,其它脂肪酸是在软脂酸基础上加长或缩短而成。 肝是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器官;细胞内场所是胞液 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糖代谢) 合成脂肪酸的NADPH+H+主要来自糖代谢 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 脂肪酸的合成不是β-氧化的逆过程 ;1.线粒体内的乙酰CoA向线粒体外的转运—柠檬酸-丙酮酸循环;2.乙酰CoA活化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3.软脂酸的生成 脂肪酸合成酶系:;软脂酸合成过程;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二)软脂酸碳链的延长 内质网途径 线粒体途径;(三)三酰甘油的合成;2. 二酰甘油途径(肝及脂肪细胞) ;脂肪合成的3-磷酸甘油来自于糖酵解和甘油的磷酸化;三、三酰甘油代谢的调节;;(二)代谢物的调节;第四节 磷脂的代谢;2 甘 (1) 油 二 磷 酰 脂 甘 的 油 合 途 成 径 过 程;;(2) CDP-二酰甘油途径;(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二、鞘脂质代谢;二、鞘脂质的代谢;鞘磷脂合成过程;(二)鞘磷脂的降解;三、鞘糖脂代谢;2.鞘糖脂的降解;第五节 胆固醇代谢;(一)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乙酰CoA 18乙酰CoA+36ATP+16(NADPH+H+)→胆固醇 ;2.胆固醇合成的基本过程;;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