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工作分析的方法演示课件.ppt

发布:2019-02-19约1.6万字共1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经济性:在选择时间和地点时,应考虑观察法的经济性,尽量不要影响组织的日常运营过程,同时在收集完整信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时间跨度和空间的转移; 精选编制 (3)全面性:为了使观察的覆盖面能涵盖任职者的全部工作内容,因此观察的时间、地点尽可能全面、完整. 对于周期性工作岗位,观察的时间最好覆盖某一典型的工作周期; 对于非周期性的工作岗位,应从多方面收集其典型工作发生的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中,对其进行观察。 职 位 分 析 方 法 第 4 章 精选编制 (四)所需设备工具 在观察过程中,将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观察人员进行快速的整理记录,因此有必要采用一些辅助的手段帮助观察员进行记录,常用的设备包括:录音机、摄像机等。 精选编制 但在观察过程中,宜采用“隐形记录”的方式,即各种记录设备应放置于较为隐蔽、任职者无法看到的位置,因为过于外显的设备会给任职者造成工作压力,从而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惯常的行为方式,造成信息。同样,观察、记录人员也应处于不显眼的位置,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例如采用“单向玻璃”隔离观察等。 另外其他计时、度量的工具应根据实际观察的需要予以配备。 精选编制 访谈失控一般表现为回答问题过于冗长、被访谈者过多的谈及题外话、被访谈者提问过多等。访谈者可以及时总结相关话题结束在无关问题上的纠缠,在必要时,访谈者可以直接结束话题“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应该转入下一问题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吧?” 精选编制 (5)追问(Probing) 在访谈过程中,当被访谈者提供的信息太过抽象或模糊、或者我们对这个问题存在疑问时,我们有必要就此问题的细节追根问底。追问的方式一般是开放式提问,在实战中,分析师要灵活使用如下的追问技巧: (1)使用简短的语言从是什么、怎样做、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及对象(6W1H)是什么等角度询问详细信息。例如当被访谈者谈到“为市场部提供信息支持”时,我们可以追问“提供何种信息”、“怎样提供信息”、“什么时间提供这种信息”等问题。 职 位 分 析 方 法 第 4 章 精选编制 (2)采用附和式提问获取详细信息。例如当被访谈者谈及“我的工作是处理服务订单”,我们可以试着重复提问“处理?”面对这样的情形,被访谈者会进一步详细解释“是的,我审核这些订单,并整理排序,同时将已经答复的订单归档,”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审核?”,这样的提问会促使被访谈者详细解释其工作中的细节问题。 精选编制 (3)敢于将自己的某些错误理解暴露在被访谈者面前。由于访谈者往往对工作细节不甚了解,因此对工作难免会有错误的理解,有意或无意的暴露自己认识中的误区,由被访谈者给予解答,也会收到察缺补漏的效果,同时也能激发被访谈者表达的欲望。 精选编制 访谈者一定要坚定这样的信念:被访谈者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对于访谈获得的信息与我们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的信息相矛盾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允许对方保留自己的意见,切忌和被访谈者发生争执,访谈结束后再通过其他渠道加以证实。 精选编制 就某些细节问题进行追问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1)不要使用封闭式或可以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例如“是不是……?”。 (2)不要使用类似“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会让被访谈者感到自己的表述缺乏可信度,因而访谈者需要加以证实,从而导致被访谈者的产生敌对不合作的情绪。 精选编制 (3)不要使用轻率的判断型问题和行为,这样容易降低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例如带有强制性的提问“你负责处理服务订单,不是吗?”,这种提问容易让被访谈者感觉到这项工作是访谈者对其工作的期望,或许反映了上级的意图,从而将这项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责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再者,要适度表达赞同或反对的语言和动作,因为过度的判断言行会导致被访谈者投其所好,导致信息收集的偏差。 精选编制 四、访谈法的优缺点 图5-4:访谈法的优势 职 位 分 析 方 法 第 4 章 (1)通过访谈双方面对面的交流,能深入广泛的探讨与工作相关的信息:目标职位的特征,任职者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以及其语言等技能水平。但无法准确收集任职者思维层面的信息。 (2)职位分析师能对所提问题进行及时解释和引导,避免因双方对书面语言理解的差异导致收集的信息不准确。这对于阅读有困难的任职者更为重要。 访谈法的优势 精选编制 (3)职位分析师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访谈提纲中的信息缺陷,避免重要信息的缺失。 (4)职位分析师能及时对所获得的信息与任职者进行现场确认。在现实操作中,在访谈结束时,职位分析师与任职者就访谈成果进行沟通确认,将极大的提高职位分析的效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